第4章

没有一张照片里有她。

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,攥紧了他的心脏,让他无法呼吸。他冲进卧室,打开衣柜。她的衣服整整齐齐地挂在一旁,散发着那股熟悉的雪松与阳光混合的气息。他抓起一件她常穿的米色针织衫,紧紧抱在怀里,那上面似乎还残留着她的体温。这是真实的!触感、气味,都是真实的!

他想起陈默。对,陈默!他是心理医生,他理性、客观,他一定能有办法!

电话接通,林序语无伦次地讲述着发生的一切:消失的恋人、不存在的公司、照片里的空白……

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,传来陈默冷静,甚至带着一丝凝重的声音:“林序,你先别急,深呼吸。听我说,你描述的这种情况……很像一种叫做‘虚构症’的症状。长期孤独、压力,或者某种深层次的情感需求,可能会导致大脑创造出一个虚构的人物来填补空白……”

“不!不是的!”林序几乎是吼出来的,声音因恐惧而颤抖,“她存在过!我知道!我摸得到她的衣服,我记得她的一切!她叫沈知夏,左边嘴角有个梨涡,紧张时会转手指……”

“林序,”陈默打断他,语气更加严肃,“你冷静点。你说的这些细节,很可能都是你的潜意识精心构建的。你最近是不是工作太累了?或者……又想起以前那个女孩的事了?”陈默指的是他大学时代那段无疾而终的暗恋。

这句话像一盆冰水,浇熄了林序部分的激动。他无力地滑坐在地板上,背靠着冰冷的墙壁。电话从手中滑落,陈默在那边“喂喂”地呼唤着。

孤独?压力?虚构?

难道那些温暖的拥抱,那些深夜的低语,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点点滴滴,都只是他疯狂大脑里的一场幻觉?这比她的消失本身更令人恐惧。它直接动摇了他对自身认知的根基。

他的目光茫然地扫过房间,最后落在床头柜上。那里放着一本沈知夏最近在看的书,一本关于记忆与存在的哲学散文集。他记得她还曾和他讨论过里面的观点。

他爬过去,拿起那本书,仿佛它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。书页间还残留着极淡的、属于她的气息。他无意识地疯狂翻动着,好像能从字里行间翻出她存在的证据。

就在这时,一张对折的、边缘有些毛糙的便签纸,从书页的夹缝中飘落下来。

林序屏住呼吸,颤抖着捡起它。

泛黄的纸片上,用蓝色墨水写着一行娟秀而陌生的字迹,那并非沈知夏的笔迹:

“若感虚妄,可赴第七感研究所。地址:霞飞路17巷尽头。”

霞飞路17巷?那是一条几乎被城市遗忘的老巷,地图上很难找到。

便签纸像一块灼热的炭火,烫着他的指尖。这陌生的笔迹,这指向明确的地址,与陈默的“虚构症”诊断形成了尖锐的对立。

沈知夏确实“蒸发”了,被这个世界抹去得干干净净。但这张意外出现的纸条,像黑暗中突然划亮的一根火柴,微弱的火苗摇曳不定,却照亮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——

一边,是滑向自我怀疑与彻底疯狂的深渊。 另一边,则是一条通往未知迷雾的、危险而诱人的小径。

林序紧紧攥住那张纸条,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。他抬起头,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,眼中最初的恐慌和混乱渐渐被一种混杂着痛苦、迷茫和一丝决绝的复杂情绪所取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