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星钛雷打不动每周出现,美其名曰“找你们玩”,眼神却黏在徐孜身上。为了阻隔,我开始主动给徐孜介绍“烂桃花”。
“小孜,设计系那个学长,很有才,要不要认识一下?”
“体育系那个帅哥,约你看画展诶!”
我会抢先答应,全程高亮度“电灯泡”,挑剔对方见解,或“不经意”透露负面传闻。徐孜觉得好笑又无奈:“微微,你是不是太紧张了?我只是正常交朋友。”
王星钛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他不会激烈反对,但会暗搓搓搞破坏:突然打电话有“紧急学术问题”找徐孜(问题漏洞百出),或直接跑到画室门口等。更绝的是,他学会了“曲线救国”,给我带零食、请吃火锅,憨笑着求:“微姐,下次有活动,透个风呗?”让我很难真正讨厌他。
(三)情人节的巧克力与截胡的情书
【大二那年的情人节】,氛围微妙。王星钛明显坐立不安。下午,他提着一个精心包装的盒子来到我们宿舍楼下,脸涨得通红。
“徐孜,这个……给你。情人节快乐!”他塞过盒子,几乎是落荒而逃。
盒子里是一盒看起来不便宜的心形巧克力。宿舍姐妹起哄,徐孜脸颊微红,在我“见者有份”的起哄下,巧克力被我们四人分吃了,甜腻的味道弥漫在宿舍里。
然而,在盒子华丽的包装纸和内衬的夹层里,我摸到了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。
**是情书!**
我的心猛地一跳。趁着徐孜去洗漱,我迅速展开。信纸上的字迹工整,甚至有点用力过猛:
“徐孜同学:……从高中第一次见你,就觉得你像画里走出来的人……我知道自己不够好,但我会努力……希望能成为配得上你的人……王星钛。”
信写得笨拙、真诚,充满少年人孤注一掷的勇气。
我捏着信纸,内心挣扎。如果徐孜看到这封信,会怎样?历史会不会就此加速?
最终,**“拦截”的本能占了上风**。我迅速将信纸折好,藏进了我装谷子的铁盒最底层,用一堆吧唧压住。
那天晚上,徐孜似乎有些心不在焉,但最终什么也没问。王星钛的第一次正式告白,就这样,在巧克力的甜香和我的“秘密行动”中,无声无息地失败了。
我看着徐孜平静的侧脸,又想想铁盒里那封滚烫的信,心中五味杂陈。这场漫长的攻防战,我还不能松懈。但偶尔,我也会问自己:这样做,真的对吗?
5 攻防升级、意外与渐变的底色
情人节的情书风波看似平静度过,但我知道,王星钛绝不会就此罢休。他只是换了一种更持久、更渗透的方式。而我也调整了策略,从“硬拦截”转向“软引导”,并在这个过程中,不断审视着自己的内心。
(一)润物细无声的“好”
说来也怪,那次告白失败后,王星钛的情商就好像加了Buff似的。他不再搞小动作,也不送华而不实的礼物,而是开启了“务实”模式,实在得让人挑不出毛病。
徐孜只是随口抱怨图书馆的《西方美术史》总借不到,没几天,他就抱着本边角磨毛的旧书出现了:“喏,给你,跑了几家旧书店,这本挺扎实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