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消息也通过秘密渠道,开始向周边城镇蔓延。

李静安设计了一个精巧的圈套。

他让张诚利用旧关系,摸清了一支赵枭军运粮队的路线和时间。

然后让刘铁臂带领一些身手敏捷的年轻人,伪装成旧王室军队的溃兵,进行了一次“精准”的伏击,劫走部分粮草,并故意留下指向旧王室的“线索”。

同时,王霖利用混入赵枭军中的关系,将“旧王室某将军意图借此军功稳固地位”的谣言,悄悄送入赵枭麾下一个多疑的副将耳中。

猜疑的种子一旦种下,便在赵枭本就脆弱的联盟内部悄然发芽。

眼看赵枭军内部因猜忌而调动出现异常,李静安派王霖冒险潜入旧王室控制的城池,接触其中一位尚有抱负但备受排挤的中层军官陈校尉。

李静安许之以未来新政权中的职位,并提供了一份精心准备的、关于赵枭军某处“防御薄弱”的假情报。

困守孤城、急于立功的旧王室高层如同抓住救命稻草,不顾陈校尉的劝阻,贸然出兵袭击,果然落入陷阱,与因内讧而指挥不灵的赵枭主力遭遇,双方一场混战,损失惨重,元气大伤。

当前线传来两败俱伤的消息,望北城及周边地区的民众压抑已久的怒火被点燃。

李静安领导的“贤者军”主要由武装起来的市民、工匠、农民和少量倒戈士兵组成。

他们正式亮出旗帜。

他们没有强攻硬打,而是依靠前期铺垫的民心基础和李静安的精准谋划,里应外合,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包括望北城在内的三座后方重镇。

“贤者军”开仓放粮,公审并处决了民愤极大的税吏和叛军军官,颁布安民告示。李静安始终冷静指挥,强调军纪,对百姓秋毫无犯。

与他方势力形成鲜明对比的作风,使“贤者”之名不胫而走,沿途民众纷纷加入,队伍迅速扩大。

3.

第十三日的黄昏,血色残阳映照着望北城低矮的城墙。

形势急转直下。

赵枭和旧王室残部在遭受重创后,终于意识到真正的威胁来自后方那个突然崛起的“教书先生”。

在死亡威胁下,这对宿敌达成了短暂而脆弱的和解,纠集所有残兵败将,合兵一处,像受伤的野兽般扑向望北城——李静安的核心所在。

城墙下,黑压压的联军发出疯狂的叫嚣,扬言要屠尽全城,活捉李静安这个“蛊惑人心的妖人”。

城墙上,刚刚组建不久的“贤者军”战士们紧握着简陋的武器,脸上不可避免地露出了恐惧。

他们大多是平民,面对那些经历过血战、眼神凶狠的老兵,气势上先弱了三分。城内,恐慌开始蔓延。

一些原本支持李静安的乡绅开始动摇,窃窃私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