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“对、对不起,我只是路过。”林晓东结巴道,下意识拉紧了自己的外卖制服,试图遮住胸前那块洗得发白的污渍。

苏晴却没有让他离开的意思,指着白板问:“你觉得这段代码有问题?”

林晓东犹豫了一下,还是指着那个循环说:“这里,如果数据量过大,会导致系统崩溃。而且这个递归没有设置终止条件,会无限循环下去。”

苏晴眼睛一亮:“有意思。你是来面试的?”

林晓东苦笑着指了指桌上的外卖袋:“我是来送外卖的。”

一瞬间,气氛有些尴尬。但苏晴很快恢复如常,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:“我们公司下周六在举办编程马拉松,冠军有十万元奖金和入职机会。如果你有兴趣,可以来看看。”

林晓东接过名片,手心微微出汗。十万元,足以改变他家庭的处境,支付父亲的医药费,让妹妹上好一点的学校。

“我...只是业余爱好者。”他实话实说。

“有时候,业余的眼光更能发现问题。”苏晴笑了笑,“周六见。”

回程的路上,林晓东心潮澎湃。编程马拉松,他只在新闻里见过。那些顶尖程序员组成的团队,在几十小时内完成一个项目,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。

“我一个送外卖的,去参加那种比赛?”他自嘲地想。

然而,那天晚上,当他结束十四小时的工作回到家中,看到父亲因旧伤复发而痛苦的表情,看到妹妹因为交不起补习费而偷偷抹泪,他下定了决心。

“就当去见见世面。”他对自己说。

第三章 编程马拉松

周六清晨,林晓东翻出自己最体面的一套衣服——还是大学时代买的,已经有些紧了。他带上那台陪伴他五年的旧笔记本电脑,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创星科技。

比赛现场人头攒动,大多是来自各大高校和公司的技术精英。林晓东的廉价西装与周围人的休闲但质感的穿着形成鲜明对比。

“请问你的团队呢?”工作人员询问。

“我一个人。”林晓东回答。

周围传来几声轻笑。编程马拉松通常是团队作战,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项目。

就在林晓东尴尬不已时,苏晴走了过来:“规则允许个人参赛。林先生,请到16号工位。”

比赛开始,题目公布——设计一款智能家居安全系统,要求有创新的入侵检测算法。这正是林晓东业余时间研究过的领域。多年来,他为房东修复过无数次安防系统,甚至偷偷优化过小区监控的代码。

他完全沉浸在工作中,手指在键盘上飞舞。周围的喧嚣渐渐远去,只剩下代码逻辑在脑海中流畅运转。

“需要咖啡吗?”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。

林晓东抬头,看见苏晴站在旁边,手里端着两杯咖啡。

“总监亲自给选手送咖啡?”他有些惊讶。

苏晴坐下:“我看了你的代码,很优雅。不像是在学校学的规范写法。”

“我靠看书和网上教程自学的。”林晓东老实回答,“正规教育我只接受到大二。”

“为什么辍学?”

“家庭原因。”林晓东简短回答,不想博取同情。

苏晴没有追问,而是将话题转回比赛:“你的算法思路很独特,但数据处理部分可能还有优化空间。比如这里,如果改用分治策略,效率会提升不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