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朴和新婚妻子相识于南方打工时,基于“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”的传统观念,加上李朴朴实的主动,两人顺利度过了好感关和信任关,回乡后,业还未创,就先把婚结了。
新婚妻主张木具作品走花哨和高档路子,就算是普通家私,也要标价高点,说现在的人都爱充面子,朴素在新人类看来就等同于寒伧,没面子。李朴却认为如今是有人富了,但过紧巴日子的还是多数。李朴说:
“就因为部分富人穷讲究排场,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推波助澜,才使得包括我在内的普通人雪上加霜。我不能助纣为虐,我要为纯洁人心做点事。”
老婆提议各自按自己的理念去试验一段时间,到时看谁的做法更成功。李朴说有市场不等于就正确,他不会认同貌似时髦而实际上有害的行为。于是老婆就很懊悔似地说好在还没孩子,不如乘早各干各的吧。李朴觉着遗憾,但也相信道不同而硬要同谋,会很痛苦,晚痛不如早痛。李朴曾听人说婚姻双方本无高低贵贱之分,只有是否合拍的区别。合不来,住在皇宫里也像地狱;合得来,身在茅屋也如天堂。毕竟也曾相爱,不如乘早放开对方,彼此都还会有阳光灿烂的日子。
李朴继续守在北郊的木具坊里施行他的简洁主义,前妻则另寻时尚的富贵主子而去。不过,前妻也只跟李朴隔着两条街,并没有离开北郊。
出外几年回来后,李朴原先的县级雇主们多已离开县里,就算还留下的,也都生疏了。好在普通阶层的熟人们大多还在,也觉着去见了世面的李朴并没有变坏,还信得过,因此不时介绍些修补家具的活儿给李朴。甚至有人请李朴去修家里的水电,李朴坚持说他没学过,不敢去。
一个周六的晚饭时光里,落魄回家的李朴赫然在街上见前妻家又在庆贺新店开张。离开李朴后,前妻嫁给了搞装修兼卖建筑材料的一个年轻老板,婚后就真的实践了她的贵族化经营,果然拉起了好些想提高生活档次的顾客,日子远比李朴滋润。
前妻家宴客的酒店就在他木具店右边两百米处,来贺的中高档小车排成了长龙。
李朴则白干了一天活儿。雇主又因应酬在外,没能回来跟他结那几百元的账。李朴连晚饭都还没吃。
李朴并不自卑,也不羡慕,只恨老天怎么总是薄待朴实而垂青虚华,心想鼓励浮华,就等于教世人变着法儿去骗钱或抢钱。就算真的发财了,那钱放在哪里都保不住,迟早会被更贪钱的魔道高手弄走。
李朴本想从酒店对面不卑不亢地走过,想了想,还是转了身,从另一条街回家。
前妻的老公不知是不太清楚李朴的情感故事还是有意羞辱李朴,打电话来请李朴去参与修整他们旧店里的老家具,让那些老家具低成本地光亮起来。
“你们不是有自己的工人吗?”
“活儿太多,工人们忙不过来,手艺也不如你高。”
李朴顿了顿,还是拒绝了:
“不管你是否知道,我都得声明,我就是你现任老婆的前夫。为了我的尊严,也为了避免你的感情阴影,我只能拒绝你的好意,对不起。”
前妻的现任老公却不想作罢,威胁说如果李朴拒绝,他就传到消委会和朋友圈去,说李朴木具坊的服务态度太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