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十三、好聚好散

初夏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,我坐进驾驶室,发动引擎,空调的冷风徐徐吹出,却吹不散心头的滞重。

手机屏幕亮起,是陈哲发来的信息,只有短短一行:

「我们谈谈,单独。」

我没有回复,直接将车驶离了小区。

我将车开到了江边,摇下车窗,带着水汽的风扑面而来,稍稍驱散了胸口的闷堵。

我望着江面上来往的船只,思绪逐渐清晰。

苏蕊父亲的身份,无疑给这场离婚增添了变数。

陈哲或许会因惧怕得罪苏家而更快妥协,但也可能狗急跳墙。

我必须更加谨慎。

首先,我需要确保手中证据的绝对安全。

并且考虑咨询一位专攻婚姻官司且与陈哲律所毫无瓜葛的律师。

虽然我希望协议离婚,但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。

其次,是关于苏蕊。

我确实握有能将此事捅到苏正鸿面前的筹码,但这一步犹如双刃剑。

一旦动用,势必掀起更大的风浪。

苏正鸿那样的人物,无法评估他的行动。

在没有十足把握前,这个筹码更适合作为悬在陈哲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而非轻易使用的武器。

最后,是我自己。

转岗的念头再次浮现,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。

我需要一场彻底的脱离,不仅是离开这段失败的婚姻,更是离开目前这种虽然稳定却令人感到局限的环境。

去基层,直面最真实的社会百态,或许能让我在破碎之后,重新找到锚点和价值。

手机再次震动,这次是婆婆。

「小静,妈知道你心里苦。不管你怎么决定,妈都理解。有空回来吃饭,就你和我。」

看着这条短信,眼眶微微发热。

在这场毁灭性的风暴中,至少还有一份来自长辈的、清醒而克制的温暖,没有偏袒,只有理解。

我犹豫着,指尖在屏幕上停留许久,最终只打下了两个字:

「好的。」

没有称呼,没有多余的情绪。

心里五味杂陈。

对于婆婆,我心底始终存着一份深深的敬佩。

这位老人,刚生下陈哲没多久,丈夫就因意外撒手人寰。

生活的重担毫无征兆地压在她一个人肩上。

上有思维传统、需要照顾的公婆,下有嗷嗷待哺、全然依赖她的幼子。

我无法想象,在那个远比现在艰难的年代,她是如何用一副柔弱的肩膀,咬牙扛起这一切。

不仅将陈哲抚养成人、供他读完法律,还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尊重。

她的人生阅历,让她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生活的残酷和坚韧的必要。

也正因为如此,她此刻的理解,才显得格外有分量。

她没有一味替儿子辩解,也没有试图挽留。

只是告诉我,她理解,并且,那个家的大门,依然为我敞开一角。

这份通透和大气,反而让我对陈哲的所作所为,更添了几分失望。

他终究没有学会他母亲骨子里的那份担当和清醒。

婆婆的短信像一块小小的压舱石,让在情绪浪潮中颠簸的我,稍稍稳定了下来。

接着,我回复了陈哲:

「市局边上的‘转角咖啡’,4点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