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

第17章

不过无论是谁......

此事,恐怕都是定局了。

刘伯温想了许久,最终苦笑摇头,看来......这世上真是卧虎藏龙啊,人外有人天外有天。

此时的刘伯温,对那个高人好奇不已。

身怀此等才智,却未曾出现在在过朝堂,那是多么的潇洒肆意啊。

与之相比,自己看起来是隐于朝堂,其实每日活的提心吊胆,不知何时就会落得胡惟庸那样的下场。

压根称不上自在。

刘伯温心中暗叹,苦笑摇头,倒是羡慕起来。

另一边,在听完朱标所有的宣布以后,群臣鸦雀无声。

混迹官场之人,没有一个傻子,此刻,他们都立即明白,内阁制的确是可行的。

堪称一项完美的制度,真的可以完全取缔丞相之职的职务。

他们即便不想同意,也全部无话可说。

“如何,大家可有什么意见?”

朱元璋轻笑着打量一圈:“要是没有,此事就这么定了!”

话音落地,群臣四目相对,都看出了对方的无奈之色。

没招啊......

现在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,朱元璋早就想好了内阁制度。

主要是内阁制,也的确天衣无缝。

让人完全挑不出来毛病。

即便他们再不喜,也得硬着头皮接受。

没了丞相之职......

他们以后是真没什么盼头了。

于是,在官员们万籁死寂和朱元璋畅快不已的情况下,内阁制,正式开始执行。

看到这幅景象,刘伯温暗自摇头。

这样发展下去,内阁制一旦完全成型,这些臣子们,就再无可以和皇权对抗的资本了。

朱元璋,会变成汉唐以来,权势最鼎盛的一个皇帝!

散朝以后,朱元璋返回内殿,心中仍然畅快不已。

“标儿啊,咱朱家的江山,这下算是稳了,有了这内阁制,今后再不会有权臣的出现!”

“恭喜父皇!”

朱标也一脸笑意。

他身为毋庸置疑的下一任皇帝,对此制度也是非常满意的。

现在父亲提前做好了一切,将来还是他最受益。

“哎,这多亏了朱闲的计策啊。”朱元璋由衷感慨道。

确实,要不是朱闲,他们哪能想出这种奇制?

恐怕整个大明,也会循环往复前朝的两权相争,而这个少年,居然一举解决了他们的大忧,他现在想想,都觉得有种不真实感。

此等功绩,可是直接让他在体制这方面,盖过了秦皇汉武。

咱这下,也有千古一帝的荣光了!

朱元璋顿时豪气万丈。

对了!

说起朱闲,这小子这会在干嘛?

虽然才一日不见,但是朱闲已经彻底吊起朱元璋的胃口,竟想立刻去看看,朱闲此刻在干嘛。

说来可笑,虽然宫里富丽堂皇,但还不如朱闲那个小院子对他的吸引力大。

朱元璋一向坐言起行,于是立即说道。

“标儿,你在这好好务政,咱去见见那小子,哈哈,他要是知道,皇帝真的推行了内阁制,不知道会是怎样的表情。”

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有意思,立刻吩咐太监服侍他换常服。

“父皇,儿子也想见见那位少年天才,这些奏折回来再批复也可以。”

朱标听到朱元璋是要去见朱闲,连忙说道。

这一整天,经过朱元璋的描述,他眼里的朱闲堪称天授英才了!

甚至,可以说是天降祥瑞,庇佑大明。

他对朱闲也产生浓重的好奇心。

能有机会相见一番,当然不能错过。

“啊?那......咱就带你去见一见吧。”

朱元璋刚成功推行内阁制,正龙颜大悦呢,闻言笑呵呵的同意了。

二人换了一身简单的常服,从皇宫秘门离开,在亲军都尉府的护送下,来到了朱闲小院。

此刻。

朱闲正在家里不安地来回踱步,时不时往门口看去,呢喃道:“这便宜老爹去哪了,还没回来呢?”

这老头子昨天走后,朱闲心里一直在打鼓。

毕竟这便宜老爹有爱侃大山的毛病,在家说说就算了,万一出去后口无遮拦,出了什么事呢?

“可不要给我惹祸啊......”

朱闲轻叹一声,摇了摇头。

他刚从后院拿了罐地主快乐水,就听到院外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。

“儿啊,爹回来了。”

“嗯?”

朱闲一下精神了:“张伯,待会儿关门放狗,不能让我爹跑了!”

没招了。

这便宜老爹太不给他省心了,朱闲实在放心不过他。

还不如把他关起来,等胡惟庸的风波过去后,再让他出去。

于是,朱元璋刚进门,就看到朱闲气势汹汹的冲了上来,直接愣住了。

“儿啊,你这是做什么?”

一旁的朱标见状,也当场目瞪口呆。

这就是那位高人、天才?

在他的印象里,这种人不该是沉着冷静,深不可测才对吗?

面前这个凶神恶煞,牵着狗的少年是什么情况?

“你说呢?”

此刻朱闲却管不了那么多了,直接冲朱元璋喊道:“说了应天最近不太平,你还到处走,你昨天出去没有乱说话吧?”

“哈哈,那没有。”

朱元璋脸上堆笑,心里更是想笑。

咱何止说了,还是和文武百官说的。

而且不光说了,还将内阁制彻底推行下去了。

你小子担心的太迟了。

“果真?”朱闲狐疑问道。

“当然了!”

朱元璋拍着胸脯说道。

“那还差不多。”

朱闲这才放下心来。

将旺财赶去一边,也并非是他改主意了,而是便宜老爹后面,还站着一人。

朱闲上下打量了朱标一番,开口问道:“爹,这是谁啊?你那个伙计呢?”

“呵呵,你说老李啊?我让他回家歇息两天,这位嘛......”

朱元璋一顿,继续道:“这是爹一个远方堂亲家的儿子,名叫朱二,他管我叫大伯,按辈分你叫他一声大哥就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