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只是她不知道,等待她的,并非什么神仙救赎,而是另一种形式的,更为漫长的囚禁。

沈家给招娣取了个新名字,叫“阿香”,简单直白,仿佛她存在的唯一意义,就是那身香味。

沈万堂一开始对这个来路不明的女婴颇有微词,但看到儿子自从带了阿香在身边,气色确实好了很多,晚上也不怎么做噩梦了,便也默认了她的存在。

只是,阿香对自己体香的过敏反应,成了一个难题。

沈万堂请来了京城最好的大夫,甚至还找过一些奇人异士,都没能根治。

最后,一个擅长制香和药理的老大夫,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特制了一种小巧的银质香囊,里面装着一些能吸附香气的特殊药材和矿石,然后用极细的银针,小心翼翼地刺入阿香身上几处特殊的穴位,引导她体内的香气缓缓渗出,被香囊吸收。

这样一来,阿香身上散发出来的游离香气减少了,过敏反应也就减轻了许多,而吸附了香气的香囊,对沈玉衡来说,效果比直接闻阿香身上的香味更好,也更持久。

这个方法,被沈家视为“良方”。

从此,阿香的身上,常年挂着那个银香囊,就像一个小型的“香气提取器”。

每天,都有专门的下人负责更换香囊里的吸附物,收集那些带着浓郁异香的药渣和矿石,然后交给工匠,进一步提炼,制成各种香丸、香膏、香粉,供沈玉衡日常使用。

阿香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慢慢长大。

沈家给她锦衣玉食,让她读书识字,甚至还请了女先生教她琴棋书画,表面上看,待她不薄,比在芦花村时好上百倍千倍。

但实际上,她更像是一个被精心饲养的“香源”。

她不能跑,不能跳,不能做任何可能让身体发热、加速香气散发的剧烈活动,因为那样会导致游离香气增多,引发过敏,更重要的是,会“浪费”香气。

她每天的生活,就是安安静静地坐着,或者躺着,任由身上的香气被那个小小的银香囊一点点抽走。

她很少出门,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。

她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,知道自己身上的香味很特别,也知道沈玉衡需要她的香味来养病。

她对沈玉衡,有着一种复杂的感情,既有感激,因为是他把自己从荒郊野外捡了回来,给了自己活下去的机会;又有敬畏,他是高高在上的少爷,而自己,似乎只是他的一件“物品”。

沈玉衡对阿香,态度也很微妙。他习惯了她的存在,习惯了她身上那股能让他安心的香味。他会偶尔和她说说话,问问她读书的情况,甚至在她因为过敏反应难受的时候,会让大夫赶紧来看看。

但他从未想过,这种“提取”香气的方式,对阿香来说意味着什么。

在他看来,沈家给了阿香一切,她提供一点香味作为回报,是理所当然的。

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,阿香渐渐长到了十六岁。

她出落得亭亭玉立,眉眼间依稀能看出当年那个瘦弱女婴的影子,只是脸色依旧带着一丝常年不见阳光的苍白。

她身上的香味,也越发醇厚迷人,只是被银香囊吸附着,平时很少外散。

十六岁生辰那天,阿香收到了沈玉衡送来的一份礼物,是一支精致的玉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