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然后,他毅然转身,踏上即将离岸的轮船。雨丝打湿了他的背影,背影消失在雨中。

苏青黛站在雨中,额上的触感还在发烫。

第四章:梧桐夜雨

沈知远走后,起初还有书信寄回。信很短,报平安,诉思念,字里行间是战场硝烟的味道和对故乡、对她的无尽牵挂。苏青黛每一封都反复摩挲,妥善珍藏。苏家尤其是苏夫人,不断施压,为她物色门当户对的人家,甚至以死相逼,但苏青黛以母亲需人照料、国难当头不宜婚嫁等理由苦苦支撑,内心煎熬无比。

但随着战事吃紧,书信渐渐稀少,最后彻底断了音讯。

苏青黛在漫长的等待、忧思、以及与家族无形抗争中,健康状况日益恶化。她开始咳嗽,日渐消瘦。镇上的大夫诊断是郁结于心,积劳成疾,又染了痨病。

民国三十年深秋,她病重不起。她知道自己等不到他了,等不到那个打破门第的未来了。弥留之际,她唯一的念想,便是那只装满她一生情爱、抗争与遗憾的木匣。

她写下那最后的祈愿,抱着木匣,在无尽的遗憾和对来生渺茫的期盼中,闭上了眼睛。至死,她未曾应允任何一桩家族安排的婚事。

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上,沈知远在一次惨烈的阻击战中,为掩护战友撤退,身中数弹。倒下的那一刻,他望着南方天空,手中紧紧攥着的,是苏青黛当年包药材的那块素色手帕,上面似乎还残留着她的气息。无声地唤着:“青黛……对不起……诺言……”

第二卷:现代轮回

第五章:偶遇

二十一世纪,某城市。

顾念是插画师,性格安静。她常做一个梦:旧街道,雨中码头,一个戴梅花簪的女子在等人,一个穿军装的男子走向战场。醒来总是满脸泪。

她将此归结为艺术创作者过于丰富的想象力,并未深究。

一日,为寻找创作灵感,她逛进了一个大型的古玩市场。在一个不起眼的旧货摊前,她被一枚簪子吸引。那是一只银质梅花簪,样式古朴,簪身有细微的划痕,花瓣却依然精致。不知为何,看到它的第一眼,顾念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,呼吸一窒。

"老板,这个……"她拿起簪子,感觉莫名熟悉。

摊主是位老人:"姑娘好眼光,这是民国老物件。跟你有缘,便宜卖了。"

顾念鬼使神差地买下了它。将簪子带回家,她对着灯光仔细端详,仿佛能透过这冰凉的金属,触摸到一段被时光尘封的往事。

第六章:故人

因为梅花簪带来的灵感,顾念开始创作一组以民国为背景的插画,主题便是“等待”。她将梦境中的场景一一描绘下来:中药铺、梅林、码头、梧桐雨……

为了更真实地还原氛围,经朋友介绍,她结识了一位年轻的历史学者,沈墨。沈墨在一所大学任教,主要研究方向正是民国社会史。他学识渊博,为人却温和谦逊,没有丝毫学究气。

第一次在咖啡馆见面,顾念看到沈墨的第一眼,就愣住了。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裤,身形挺拔,眉眼干净清隽,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,气质沉稳。那张脸,竟与她梦中那个模糊的男子背影,有着惊人的、说不清道不明的神似!尤其是那双眼睛,深邃,温和,却仿佛藏着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