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“李明,要不……我们就算了吧。”

她声音很轻,带着哭腔,“我们斗不过他们的。”

我心里一痛。

我知道她害怕,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,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。

银行,在普通人眼里,那就是天,是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。

“算了?”我抬起头,声音沙哑,“王芳,那是我们八年的血汗钱!是我们孩子的奶粉钱,是你爸妈的救命钱!怎么能算了?!”

我的激动刺痛了她,她眼泪刷地就下来了。

“可是我们能怎么办?人家合同白纸黑字写着,我们去哪说理?”

是啊,去哪说理?

第二天,我请了假,揣着合同,找到了一家在网上看起来颇有名气的律师事务所。

接待我的是一个叫陈飞的律师,四十岁左右,戴着金丝眼镜,看起来很精明。

他耐心地听我讲完,然后拿起合同,仔细翻看了十几分钟。

他看得越久,眉头皱得越紧。

最后,他指着其中一页的一个小角落,对我说:“李先生,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。”

我凑过去看,那是一段关于“活期利率浮动调整”的条款,写得极其复杂,里面套着好几个子条款,还引用了几个我闻所未闻的金融文件。

“这……这是什么意思?”我看得头晕眼花。

陈律师推了推眼镜,语气沉重:“简单来说,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计息方式,前期可能会给你一个较低的利率,但后续会根据一个非常复杂的基准进行浮动,而且浮动的频率和幅度都很大。从你现在的情况看,你很可能就掉进了这种‘阶梯浮动利率’的陷阱,后面的利率高到离谱,导致你每个月的还款,连支付当期利息都不够,更别提还本金了。”

我感觉血液瞬间冲上头顶。

“陷阱?你的意思是,银行是故意的?”

“是不是故意,很难界定。”陈律师的回答很谨慎,“从法律上讲,条款写在合同里,你签了字,就意味着你同意了。银行完全可以说他们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。”

“可他们根本没解释!那个销售员就催着我签字!”我激动地反驳。

“你有证据吗?”陈律师一句话就把我问住了。

是啊,证据呢?

八年前的口头承诺,谁能作证?

“李先生,”陈律师叹了口气,把合同还给我,“恕我直言,这类案子,个人对银行,胜诉率几乎为零。银行有国内最顶尖的法务团队,他们会把合同的每一个字都研究透,不会给你留下任何明显的漏洞。打官司,你耗不起,也赢不了。我劝你,还是想想别的办法,或者……认了。”

“认了?”

这两个字像两根钢针,狠狠扎进我的心脏。

从律师事务所出来,我感觉天都是灰的。

法律,这条我以为能寻求正义的最后途径,也给我关上了大门。

我开始给亲戚朋友打电话。

我想借点钱,哪怕先把这笔吃人的贷款提前还掉一部分也行。

电话那头,起初是震惊和同情。

“啊?还有这种事?太黑了!”

“八年啊!我的天,这银行简直是抢钱!”

但当我提到“借钱”两个字时,气氛立刻就变了。

“哎呀,李明,不是哥不帮你,我这最近手头也紧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