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现在,女儿长大了,有了自己的生活,有了要疼爱的“家人”,而他,好像成了那个多余的人。

他把排骨倒进保鲜盒,放进冰箱最里面的格子里。转身看见秦芳放在沙发上的狗粮袋,想起刚才女儿说“糯米是家人”,心里有点不是滋味。他这辈子,没赚过什么大钱,没给秦芳过过什么好日子,唯一能做的,就是给她做顿爱吃的饭,可现在,连这点心意,好像也没人稀罕了。

傍晚的时候,秦芳带着糯米回来了,身上喷着香香的味道。糯米看见芮成,摇着尾巴跑过来,蹭了蹭他的裤腿。芮成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,他怕自己手上的茧子刮到它。

“爸,糯米喜欢你呢。”秦芳走过来,把糯米抱起来,“你看它多可爱。”

芮成笑了笑,没说话。他走到阳台,想抽根烟,刚摸出烟盒,又放回去了——秦芳说过,家里有糯米,不能抽烟,怕熏着它。

风从阳台吹进来,有点凉。芮成看着楼下的人来人往,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,总想着给秦芳最好的,可现在,他连女儿喜欢的狗都不懂怎么相处。他觉得,自己就像那盘没吃完的排骨,放在冰箱里,慢慢就凉了,慢慢就没人记得了。

第五章:旧相册里的少年

秦芳是周日下午收拾房间时翻出那个铁盒子的。盒子藏在衣柜最底层,裹着层灰,边角锈得发暗,是芮成年轻时用的工具箱,后来装了旧物。她本想找件去年的毛衣,手指勾到盒子把手,“哗啦”一声,里面的东西撒了一地。

最先滚出来的是本相册,蓝皮封面,封面上印着“上海外滩”的图案,边角磨得发白。秦芳蹲下来捡,指尖碰到相册时,突然想起这是父亲的宝贝——小时候她想翻,芮成总说“等你长大再看”,后来她忙着上学、工作,倒把这茬忘了。

她坐在地板上,慢慢翻开相册。第一页贴着张黑白照片,照片里的少年穿着洗得发白的白衬衫,领口系着歪歪扭扭的领带,站在一间工厂门口,身后是“某某机床厂”的红色大字。少年的头发梳得整齐,嘴角翘着,眼神亮得像正午的太阳,手里还攥着个笔记本,封面上隐约能看见“工程师”三个字。

秦芳愣了愣——这是父亲?她记忆里的芮成,永远穿着沾满灰尘的工装,手上是洗不掉的机油味,背有点驼,笑起来眼角的皱纹能夹进蚊子。她从没见过这样的父亲,挺拔、鲜活,眼里有光。

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字,字迹工整:“1988年6月,进厂第一天,想当工程师,让妈和芳儿过好日子。”秦芳的手指抚过字迹,钢笔水洇过纸背,留下淡淡的印子。她突然想起小时候,父亲曾在饭桌上提过一嘴,说自己年轻时成绩好,中考是全县第三,后来奶奶病了,家里没钱,他才辍学到工厂打工。那时候她正忙着写作业,没心思听,只“哦”了一声,现在想来,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里,藏着父亲没说出口的遗憾。

她接着往后翻,照片多了起来。有芮成在工厂里操作机床的照片,穿着蓝色工装,戴着安全帽,眼神专注;有他和工友们的合影,几个人挤在一块儿,笑得露出牙齿;还有一张,是秦芳刚出生时拍的,芮成抱着襁褓里的她,头发乱蓬蓬的,眼里满是小心翼翼,照片背面写着“芳儿出生,我当爹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