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固执地相信,只有剥离了家世背景的爱情,才是纯粹的。
上大学为了占座,不小心把一杯刚买的豆浆打翻在他的专业书上。我慌得连声道歉,手忙脚乱地擦拭。陈凯起初有些恼火,但看到我急得眼圈发红的样子,反而笑了,露出一口好看的白牙:“没事儿,正好这本教材我看腻了,有理由买新的了。倒是你,没烫着吧?”
他的笑容很干净,带着阳光的味道。
没有因为我笨手笨脚而指责,反而先关心我有没有受伤。
那一刻,我的动了。
后来,他们常在图书馆“偶遇”。
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小城,家境清寒,但学习异常刻苦,对未来充满野心。
他会在我抱怨专业课难时,耐心地一遍遍讲解;会在我生日时,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,送我一条并不昂贵但样式别致的手链,笨拙地说:“晚晚,以后等我赚钱了,给你买更好的。”
我看中的,就是他这份不掺水分的努力和看似质朴的真心。
我以为,我找到了理想中纯粹的爱情,一个不因我的家世而爱我,只爱我这个“人”本身的伴侣。
“陈凯,其实我是林氏集团的继承人。这三年,你靠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。现在,我们可以一起创造未来了。”
我连说辞都排练了无数遍,想象着他惊喜的表情,以为这会是我们爱情最完美的见证。
可现实却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他不是不爱面包,他只是嫌我给的不够快、不够多。
他不是向往纯粹的爱情,他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更好的捷径。
我以为三年的相守是感情的沉淀,原来在他眼里,只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投资。
风更冷了。
我站在空荡的街口,突然觉得这三年像个笑话。
我精心准备的坦白,终究没能说出口。也好,这个秘密,就让它永远烂在心里吧。
至少让我保留最后一点尊严。
3,
我又回到那个被称为“家”的、大得能听见回声的别墅,做回了大小姐。
把自己所在屋子里,关机,昏昏沉沉
一周后,我终于鼓起勇气打开手机。看到陈凯的朋友圈。
照片里,他和赵倩在高档餐厅举杯,笑容刺眼。
配文是:“告别错的,才能和对的相逢。感谢命运最好的安排@赵倩。”
下面的评论更如冰锥扎心:“凯哥厉害!”
“事业爱情双丰收,恭喜!”
甚至有人直接@我问道:“那林晚呢?”
陈凯竟公然回复:“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,大家都值得更好的未来。”
“更好的未来……”我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字。
原来我三年的付出,在他眼里只是需要被“告别”的错误。而他所谓的“更好”,就是能让他平步青云的捷径。
看来,有些人就不配得到别人的真心。
我不再拒绝母亲安排的、那些挂着得体微笑的礼仪课,也不再对父亲安排我进公司避而不谈。
周一,我直接走进了林氏集团总部大楼,在众人恭敬的“林总监”称呼中,坐进了28楼那间视野开阔的办公室。
我让自己忙得像陀螺,将那个名叫陈凯的男人,连同那间充满油烟味的出租屋,从我的生活里彻底格式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