靠着每月稳定的收益,我们家不仅还清了旧债,还真把铺子从赵爷手里买了下来。
6
两年光阴,如白驹过隙。
钱记在我们镇上已声名赫赫,连带着我们钱家,也成了街坊邻里羡慕的对象。
这日,宋掌柜亲自送来第二季度的分红,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。
“钱叔,五年一度的贡缎采买就要开始了,锦绣商行准备参选,希望能带上钱记,一同进京。”
“进京?”阿爹惊得手里的茶杯差点没端稳。
阿娘也愣住了,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。
就连安静坐在一旁的笙姐姐,也握紧了茶杯。
最终,她还是抬起了头,眼神复杂却坚定:“钱叔钱婶,京城机会多,但水也深,不过我们可以一试。”
有她这句话,我们全家悬着的心,落下了一大半。
京城的繁华扑面而来,街道宽阔,店铺林立,我紧紧拽着阿娘的衣角,眼睛都不够用。
只有笙姐姐依旧冷静,低声提醒:“京城不比镇上,谨言慎行。”
宋掌柜办事利落,很快就在离贡缎采买局不远的地方,给我们物色了一处铺面。
是栋气派的二层小楼,后面还带着个宽敞的院落,真正的前店后家。
阿爹阿娘摸着光亮的柜台和结实的房梁,喜得合不拢嘴,连声道谢:“这地段,这格局,真是想都不敢想,宋掌柜,太谢谢你了。”
“钱叔客气了,朋友介绍,东家急售,价钱还算公道。”宋怀瑾摇着折扇,
笑得温文尔雅,“您若觉得合适,今日便可签约。”
阿爹捧着那叠契约文书,翻来覆去地看,字写得密密麻麻,有些条款绕来绕去,看得他眉头微皱。
我凑过去小声嘀咕:“阿爹,这写的啥呀?我怎么看得头晕。”
阿爹犹豫了一下,但看着宋掌柜坦荡的眼神:“宋掌柜介绍的错不了,这两年,多亏他帮衬。”
阿爹爽快的定下这处铺面。
7
在我们欢天喜地打扫,想着总算在京城有了个像样的落脚地,
还起了个符合京城繁华的响当当店铺名字,
在“云锦记”招牌挂上的那一天,我更是激动得一整晚没睡着。
可这兴奋仅仅持续了几天,
这天早上铺门刚开,
一群膀大腰圆的壮汉便簇拥着一个穿着绫罗绸缎、满脸精明的中年胖子,大摇大摆闯了进来。
“砰”为首的一脚,直接踹翻了我刚摆好的招财盆栽。
“谁是钱厚德?”那胖子眯着一双小眼,满是轻蔑扫过我家店铺。
阿爹赶紧上前赔笑:“小人便是,这位爷,您这是……”
胖子冷哼一声,旁边壮汉立刻将一份契约“啪”地拍在柜台上。
“看清楚了,”胖子声音尖利,“这铺子,原东家早就抵押给我们福祥绸缎庄了,识相的立刻补上五百两银子,铺子还归你们,要是拿不出……”
他冷笑两声,威胁十足:“就立刻给老子卷铺盖滚蛋。”
“五、五百两?”阿娘一听这数目,腿一软,我赶紧扶住。
阿爹也慌了神,脸色瞬间白了:“这不可能,我们前几天才同中介签约,钱货两讫,有地保作证,这一定是误会。”
“误会?”那胖子冷笑着,用肥短的手指戳着契约上一行小字,“白纸黑字写着,看见没?抵押在先,你们那契约,屁用没有,要理论,去官府啊,看官府是信你们这些外地来的土包子,还是信我王某人,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