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份生意,不仅让她摆脱了对土地的单一依赖,有了稳定的收入,更重要的是,它给了阿炎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成就感。她不再是那个只能听从父母安排的农家女,而是一个能独立决策、创造价值的生意人。她用自己的收入,给父母添置了新家电,修缮了老房子,甚至计划着将来在县城买套商品房。父母看在眼里,喜在心头,虽然嘴上还念叨着“女孩子家,安稳点好”,但行动上早已全力支持女儿的事业,家里的农活也尽量不让她多操心。
阿炎的生意模式,也体现了她的精明。她深谙元谋的消费水平,进货时主打“性价比”,不盲目追求大牌,而是抓住流行趋势的尾巴,引进大众化、易搭配的款式。她对顾客极其真诚,从不以次充好,价格也透明,童叟无欺。她记性好,能记住常客的喜好,新货到了会主动打电话通知。她甚至开始尝试用手机拍些衣服的短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,吸引年轻顾客。这份用心和努力,让“阿炎时尚角”在元谋小有名气,成了当地姑娘们淘衣服的热门去处。
因此,当阿炎再次收拾行李,准备踏上前往广州的火车时,她心中已没有了最初的忐忑。这趟旅程,对她而言,是事业的延续,是希望的播种。她看着院子里忙碌的父母,抚摸着老梨树粗糙的树皮,心中充满了对家的眷恋,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。她知道,每一次远行,都是为了更好地归来,为了在这片养育她的红土坡上,扎下更深、更牢固的根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、更加绚烂的花朵。她不只是一个农民的女儿,她更是阿炎,一个在红土与钢筋水泥之间架起桥梁的、精明能干的元谋姑娘.
阿炎的家就在这片红土坡上。她是个精明能干的姑娘,二十出头,眼神明亮,笑容爽朗。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阿炎却不安于只守着几亩薄田。她有自己的小生意——从广州进一些时髦的衣物,带回元谋来卖。元谋的姑娘们喜欢新鲜的款式,而阿炎的眼光准,价格公道,生意做得红红火火。
这天,阿炎起了个大早。她将昨晚就收拾好的行李——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和一个轻便的行李箱——搬上了停在院门口的小三轮车。蛇皮袋里塞满了旧衣服,这是她这次去广州的“本钱”;行李箱里则是几件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。
“妈,我走了啊!路上小心,到了广州给你打电话!”阿炎亲了亲母亲布满皱纹的脸颊。
“路上小心点,女儿。在广州别乱跑,住旅店要看好门。”母亲的声音里满是不舍和担忧。
“知道啦,妈!放心吧!”阿炎利落地发动三轮车,载着她的希望和梦想,驶向元谋火车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