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“我不怕苦。”胡三娘笑着走到灶台边,掀开锅盖,野鸡汤的香味更浓了,“你救了我的命,这点苦算什么?以后你打猎回来,有热饭吃;冬天冷了,有暖衣穿;夜里缝补的活,也不用你自己瞎琢磨了,不好吗?”

小山看着她温柔的样子,又闻着锅里的香味,眼眶突然有点发热。自娘走后,他已经十年没吃过现成的热饭了。他用力点点头:“好,那……那就麻烦你了。”

从那天起,胡三娘就正式留在了破屋。她像变戏法一样,把原本冷清的破屋打理得有了烟火气。每天天不亮,她就起床,把小山前一天晒的兽皮翻个面,让两面都能晒透;然后去院子里的小菜园浇水——这菜园是小山娘以前种的,后来荒了,三娘来的第二天就重新翻了土,种了些耐寒的青菜;中午她会做好饭菜,坐在门口的石头上等着小山,看到他的身影,就会笑着迎上去,接过他手里的猎物。

晚上,小山坐在木桌旁擦弓箭,三娘就坐在他对面,缝补他的猎衣或做新的布鞋。她的手很巧,缝补的地方看不出痕迹,做的布鞋鞋底纳得又密又软,小山穿在脚上,比以前的旧鞋舒服十倍。

有次小山去山里打猎,遇到一头疯了的野猪,被追得摔下陡坡,腿崴了,半天站不起来。他咬着牙爬回家,刚到门口,三娘就跑了过来,看到他肿得像馒头的脚踝,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:“小山哥,你怎么弄的?疼不疼?”

她扶着小山坐在炕上,转身就往山里跑,天黑透了才回来,手里拿着一把“接骨草”,还带着露水。她把草药捣碎,用温水调成糊状,小心地敷在小山的脚踝上,又用布条缠好,然后坐在炕边,用温热的帕子一遍遍给小山擦腿,眼里满是心疼:“以后不许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了,我在家会担心的。”

小山看着她忙碌的身影,心里像揣了只兔子,跳得飞快。他小声说:“三娘,有你在,真好。”

三娘的手顿了顿,脸上泛起红晕,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继续给她擦腿,只是动作更轻柔了。

3 情意渐浓,山居岁月

日子一天天过去,小山和三娘的感情,像院子里的青菜一样,悄悄生根、发芽,长得越来越茂盛。

小山每次去打猎,都会特意绕远路,去找山里最漂亮的野花儿——春天的杏花、夏天的野菊、秋天的山丹丹,回来后就插在三娘的陶瓶里,摆在木桌上。三娘每次看到新的花儿,眼睛都会亮起来,小心翼翼地换换水,让花儿开得更久些。

有次小山打到一只锦鸡,锦鸡的羽毛五颜六色,格外好看。他没舍得扔,把羽毛一根根拔下来,攒了半个月,用细麻绳串起来,给三娘做了个羽毛发簪。那天晚上,他把发簪递给三娘时,手都在抖:“三娘,我……我不会做精细活,你别嫌弃。”

三娘接过发簪,羽毛在灯光下泛着光泽,她小心地插在发间,对着铜镜照了又照,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:“好看,我很喜欢,谢谢小山哥。”她的眼睛亮晶晶的,像装了星星,看得小山心跳更快了。

村里的人渐渐知道小山家里来了个漂亮女子,都好奇地来看。张婶是村里最热心的老人,儿子儿媳都在城里打工,平时就喜欢帮衬邻里。她看到三娘不仅长得漂亮,还勤快能干,把小山的破屋收拾得井井有条,拉着小山的胳膊说:“小山啊,三娘是个好姑娘,你可得好好待人家。我看你们俩心意相通,不如早点把婚事办了,也好让三娘名正言顺地跟着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