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当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走上发言席时,林英几乎停止了呼吸。真的是他!林英高中时代的同学,严冬。

时光倒流回青涩的高中时代。那时的严冬,是学校的风云人物。他是语文课代表,写得一手好文章。

林英记得严冬的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,后来更是获得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一等奖,是学校里公认的才子。这样一个成绩优异、才华横溢又外形出众的男生,自然成了不少女生青春萌动时期暗恋的对象,包括林英。

林英还清楚地记得,她曾经偷偷地给他写过一封信。信的内容如今已记不真切,无非是些幼稚又真诚的倾慕之语,夹杂着那个年纪对“爱情”这个词模糊的憧憬和想象。信送出后,便是漫长的忐忑等待。

严冬没有回信,后来在校园里遇见,他也只是如常地点头微笑,仿佛那封信从未存在过。少女的矜持和骄傲让林英没有再追问,但那份朦胧的好感,却悄悄地埋在了心底。

高中毕业后,大家各奔东西。林英和严冬考入了不同城市的大学,从此便失去了联系。就像两条交叉的直线,在短暂的交汇后,又奔向各自遥远的远方。

大学期间,以及工作以后,林英偶尔会在本地的报纸副刊上,看到署名“严冬”的小诗或者散文。那清丽婉转又带着一丝忧郁的文风,林英一眼就认出出自严冬之手。

通过那些零星的文字,林英依稀拼凑出他的一些轨迹:严冬大学毕业了,参加工作了,似乎一直从事着与文字相关的工作。

再后来,林英从其他同学那里零星得知,严冬也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。

世界有时候很大,有时候又很小。同在一座城市,呼吸着同样的空气,仰望同样的天空,但他们却像置身于两个平行的时空,从未有过交集。

或许是出于一种莫名的怯懦,或许是觉得时过境迁再无话可说,林英从未想过主动去联系严冬。她想,严冬大概也一样。

直到有一天,一个陌生的号码打到林英的手机上。她接起来,“喂,你好?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,然后传来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声:“喂,是我,严冬。”

林英的心跳再次漏跳了一拍,那个藏在记忆深处的名字,就这样毫无预兆地被唤醒。 严冬说,他辗转从同学那里要到了林英的号码,想约几个还在本地的高中老同学周末一起聚聚。 林英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:“好啊,时间地点你定。”

挂了电话,林英发现自己竟然有些紧张和期待。翻箱倒柜地找出最满意的一条裙子,精心化了妆,在镜子前照了又照,才下楼去等他。

当他开车停在林英楼下,摇下车窗向她招手时,时光仿佛瞬间重叠又分离。 他还是他,但已不是记忆中的那个少年。他高了,也胖了一些,褪去了少年的青涩,增添了几分成熟男人的沉稳和老练。西装革履,眼神锐利而温和。

严冬看到林英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,却没有喊她的名字,只是用一声略带调侃的“嗳”来称呼林英:“打扮得这么漂亮,是要做新娘子啊?”

久别重逢的生疏感,被他这一句玩笑话冲淡了不少。林英笑着回应:“等下辈子吧。” “嗳,我告诉你个好消息,”严冬一边熟练地开着车,一边对林英说:“第一,我最近刚调到了新闻部门工作,第二,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《缘来缘去》已经正式出版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