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检测到目标人物(苏清月)阅读作品,好感度+5,当前好感度10。】
【触发支线任务:获得目标人物主动交流,奖励:音乐鉴赏力(初级),积分200。】
系统的提示音让我愣住了,还没等我反应过来,王胖子突然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默子,你发了啊!这诗要是能投稿,肯定能赚大钱!对了,你刚才说的投稿,到底投哪儿了?”
他的追问像一盆冷水浇下来,我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搪塞有多漏洞百出。王胖子虽然大大咧咧,但最讨厌别人骗他。我张了张嘴,不知道该怎么解释——总不能说我脑子里有个来自未来的系统吧?
“就是……一个小杂志社。”我硬着头皮说,眼神不自觉地飘向别处。
王胖子盯着我看了几秒,突然笑了:“行吧,你不想说就不说,反正你肯定不会干坏事。”他挠了挠头,“对了,我表哥在出版社当编辑,要不我帮你问问?他那儿最近缺好稿子,说不定能看上你的诗。”
我心里一动,刚想答应,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短信,只有一句话:“《云海湖别》是谁写的?明天上午十点,中文系办公室见。”
发件人没有署名,但我看着“中文系办公室”这几个字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张教授。
他怎么会注意到这首诗?
王胖子凑过来看了一眼,咋咋呼呼道:“张老怪?他找你干啥?那老头可是出了名的严格,上次有人抄了句古诗,被他骂了一节课。”
我没说话,只觉得后背发凉。张教授是中文系最资深的教授,也是少数研究“文化风波前作品”的学者。他会不会看出这首诗不是这个世界的产物?
晚风卷着残雪吹过,我紧了紧外套,脑海里的光屏突然闪烁起来,弹出新的提示:【检测到潜在危机(学术质疑),可消耗50积分兑换“作品解读笔记”,是否兑换?】
我看着短信里的“明天上午十点”,咬了咬牙。
“兑换。”
光屏上立刻出现一份详细的笔记,从“银柳的意象选择”到“离别情绪的表达技巧”,甚至标注了“灵感源自杜甫《绝句》的炼字法”。我松了口气,可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——张教授真的会相信这些吗?
王胖子还在旁边絮絮叨叨地说要帮我问表哥,我敷衍地点着头,目光却落在云海湖的方向。雪后的湖面泛着微光,像藏着无数秘密。
我隐隐有种预感,这首《云海湖别》不仅为我带来了希望,也可能引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。而明天和张教授的见面,或许只是个开始。
第3章 教授的追问:残页里的秘密
短信界面的光标还在闪烁,我盯着“中文系办公室”几个字,指尖的冷汗把手机壳浸得发潮。王胖子凑过来瞅了眼,一口汽水喷在键盘上:“张老怪?!他可是咱们系的‘活古董’,当年有人敢在论文里抄半句古诗,直接被他挂了科,还通报批评了整整一学期!”
我瘫坐在椅子上,旧电脑的风扇发出“嗡嗡”的哀鸣,像极了我此刻的心跳。系统兑换的“作品解读笔记”还悬浮在脑海里,可一想到张教授那双能看透纸背的眼睛,我就觉得浑身发僵——那笔记再详尽,终究是“编”出来的,能骗得过深耕文学几十年的老教授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