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周景深的反应快得惊人。在杯子倾倒的瞬间,他已经凭借出色的空间推理能力预判了水流方向。他不是先抢救那台价值不菲的电脑,而是迅速从包里拿出一包纸巾递给她,简洁地说:“手,擦干。”

他的声音冷静而沉稳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关切。等沈知意慌乱地接过纸巾,他才开始检查自己的电脑,动作利落而有序。

“真的对不起,你的电脑没事吧?”沈知意内疚地看着他,眼睛因焦急而显得格外明亮。

周景深检查了一下电脑,淡淡道:“没事,防水性能很好。”他停顿了一下,罕见地多说了几个字:“你没烫到吧?”

沈知意摇摇头,这才注意到眼前的男生有着极其出色的外貌。金丝眼镜后的双眼深邃如潭,鼻梁高挺,唇形薄而分明。只是他周身散发的那种“生人勿近”的气场,让她不敢多看。

“我是音乐系的沈知意,如果真的造成损失,我一定会赔偿的。”她诚恳地说。

“周景深。”他简单自我介绍,然后似乎思考了一下,补充道:“计算机系。不用赔偿。”

这场意外成了两人相识的契机。之后几天,他们在图书馆相遇时都会点头致意。周景深依然沉默寡言,但沈知意发现,每当她需要查阅某些难找的乐谱或音乐理论资料时,总能在图书馆系统里轻松找到——她不知道,周景深已经默默将她常用的数据库权限提升至最高级别,美其名曰“优化资源分配算法”。

3 音乐会的算法共鸣

十月末,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迎新音乐会。沈知意作为钢琴系的优秀学生,有一个独奏节目。她选择了一首自己改编的《卡农》变奏曲,将古典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。

周景深提前半小时就来到了音乐厅,选了一个既不显眼又能清晰看到舞台的角落位置。当沈知意一袭白裙走上舞台时,他感觉自己的呼吸似乎停滞了一瞬。

灯光下的她宛如落入凡间的精灵,手指轻触琴键的瞬间,美妙旋律如泉水般流淌而出。周景深不懂音乐,但他能听出这首曲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——有欢快,有忧郁,有希望,有回忆。

当曲子进行到中段时,周景深突然愣住了。这段旋律的节奏和结构,与他最近正在编写的一个程序的核心逻辑惊人地相似——那是他某天偶然和她提过的灵感,关于“基于情感响应的自适应算法”。

难道她记住了他那随口一提的概念,并将其融入了音乐创作?这个认知让周景深一贯平静的心湖泛起了涟漪。

演出结束后,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。周景深没有随人群离开,而是悄悄绕到后台。他看到沈知意被一群同学和朋友围着祝贺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

他站在不远处等待,直到人群逐渐散去,才走上前去。沈知意看到他,明显吃了一惊:“周景深?你怎么会来?”

周景深没有回答,而是递上一束小巧精致的铃兰花(花语:幸福归来),声音低沉:“你的曲子,让我的核心算法有了最优解。”

沈知意先是一愣,随即明白了他指的是什么,脸颊微红:“你听出来了?我觉得你那个概念很有意思,就尝试用音乐表达出来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