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

江辰的深夜来访与忏悔,伊莎贝拉跨越重洋的警告,像两块沉重的拼图,将“周雨晴”这个名字从模糊的背景推到了危险的聚光灯下。林知意原本以为只是商业竞争的打压,此刻却嗅到了更私人、更阴毒的恨意。

周雨晴不仅仅是想扼杀一个潜在竞争对手,更是出于一种扭曲的占有欲和嫉妒,要将江辰曾经“属于”过、如今又试图挣脱她掌控的女人,彻底碾碎。

这种认知让林知意不寒而栗。她面对的,不再仅仅是资本的力量,还有一个心思缜密、手段狠辣的女人。沈墨深的持续沉默,在这种背景下,显得愈发高深莫测。他像一位冷漠的观众,坐在最佳席位,等待着舞台上的演员们自行厮杀,或许还在评估着,他选中的这枚“棋子”,究竟能在多大的压力下保持不碎。

林知意起草的那份声明,没有陷入与网络水军纠缠的泥潭,而是以一种超越当下纷争的姿态,再次阐述了“新生”与“砺刃”系列背后关于“勇气”、“独立”、“破碎中重建”的普世价值。她将声明发布在官方渠道,同时,《时装》杂志的专访也恰好在此时刊出。亚历山大·罗什的笔触客观而深刻,他将林知意的设计置于当代女性意识觉醒的宏观背景下讨论,盛赞其作品是“沉默者的战歌”,具有超越时尚的社会意义。

权威媒体的定调,如同在浑浊的舆论泥潭中投入了一颗明矾,迅速起到了澄清和引领的作用。那些刻意抹黑的言论虽然并未完全消失,但其影响力被大大削弱。支持林知意和“知意”品牌的声音开始占据上风,尤其吸引了许多追求精神独立和认同品牌价值观的女性消费者。

这场舆论风波,反而意外地进一步巩固了“知意”品牌的形象和地位。林知意看着后台不断增长的订单和涌入的鼓励留言,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。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一点点运气,暂时顶住了周雨晴的第一波攻击。

然而,她深知,周雨晴绝不会善罢甘休。

果然,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,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出现了。赵静面色凝重地来到工作室,告诉林知意,为“砺刃”系列提供核心镶嵌宝石的南非一家小型矿场,突然单方面通知,由于“不可抗力因素”,将暂停供应他们签约的那种特定成色和尺寸的暗色系宝石。

“我问了原因,对方语焉不详,只表示非常抱歉,但无法继续合作。”赵静眉头紧锁,“这种宝石是‘砺刃’系列的灵魂,库存只够维持不到一个月的生产。短时间内,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替代品。”

林知意的心猛地一沉。供应链被掐断了!这比舆论攻击更致命,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死存亡。这绝对是周雨晴的手笔!周氏珠宝深耕行业多年,其全球供应链网络盘根错节,要想影响一家小型矿场,并非难事。

“能联系上矿场的负责人吗?我们愿意提高价格!”林知意急切地问。

赵静摇摇头:“我试过了,对方的通讯似乎都被切断了。这很明显是受到了上层的压力。”

无力感再次像潮水般涌来。在绝对的实力和资源差距面前,她的设计和坚持显得如此脆弱。周雨晴甚至不需要亲自露面,只需轻轻拨动一下她掌控的资源链条,就能让林知意陷入绝境。

难道真的要向沈墨深求助吗?这个念头再次浮现。他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就像上次解决“格调”的柜台一样。但那样一来,她就更加无法摆脱对他的依赖,更深地陷入他的棋局。

就在林知意陷入两难,几乎要绝望时,她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意想不到的微信好友申请。备注信息是:“林小姐你好,我是周雨晴。”

周雨晴?她竟然主动找上门来?林知意盯着那个申请,仿佛那是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。她犹豫再三,还是点击了通过。她倒要看看,周雨晴还想玩什么把戏。

几乎是通过验证的瞬间,周雨晴的消息就发了过来,是一段语音。林知意点开,周雨晴那温柔得令人不适的声音响起:

“林小姐,冒昧打扰了。听说你最近在原料供应上遇到了一点小麻烦?真是可惜了‘砺刃’那么好的设计。我们周氏珠宝刚好和全球主要的宝石供应商都有长期稳定的合作,如果你需要的话,我很乐意帮忙牵线搭桥。毕竟,好的设计不应该被埋没,你说对吗?”

语音里的语气充满了虚伪的关切和居高临下的施舍意味。林知意气得浑身发抖。周雨晴先是掐断她的供应链,再假惺惺地来提供“帮助”,这分明就是威胁和羞辱!意思再明显不过:要么屈服,接受她的“好意”(实则是吞并),要么就等着品牌因断货而消亡。

林知意强忍着砸手机的冲动,手指冰冷地打字回复:“谢谢周小姐‘好意’,心领了。我的问题,我自己会解决。”

周雨晴很快回复,这次是文字,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嘲讽:“林小姐还是这么有骨气。不过,在这个行业里,有时候骨气不能当饭吃。希望你不要后悔今天的决定。哦,对了,忘了告诉你,你们之前联系的那几家潜在替代供应商,恐怕也爱莫能助了。”

看着这行字,林知意最后的侥幸也被击碎了。周雨晴已经布好了天罗地网,彻底堵死了她的后路。

绝望如同冰冷的藤蔓,缠绕住她的心脏。她瘫坐在椅子上,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,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困在蛛网上的飞蛾,无论怎么挣扎,网都越收越紧。

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?她不甘心!她付出了那么多,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!

就在她心乱如麻之际,邮箱提示音再次响起。她几乎是机械地点开,发件人依然是那个沉默的“Mo”。

这一次,邮件内容不再是简短的警告或指示,而是一份详细的资料附件。邮件正文只有一句话:

“附件是三家独立宝石切割工坊的联系方式。他们规模小,不隶属于任何集团,但手艺精湛,库存有你可能需要的替代原料。价格或许偏高,但能解燃眉之急。是否联系,你自己决定。——Mo”

林知意愣住了。沈墨深又一次在她最绝望的时候,递来了解决问题的钥匙。他没有直接干预,而是提供了信息和选择权。这与他之前“清理棋盘”的强势作风似乎有所不同。

他到底想干什么?是猫捉老鼠的游戏,在吃掉猎物前先戏耍一番?还是……他确实在以一种扭曲的方式,“培养”她的独立能力?

林知意来不及细想,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,立刻下载了附件,仔细查看。资料非常详尽,包括工坊背景、主要库存宝石的图片和参数,甚至还有对几位工匠的性格特点描述。看得出来,这份资料是经过精心准备的。

她立刻根据资料上的信息,尝试联系其中一家位于德国的工坊。电话接通后,对方是一位声音温和的老工匠,在听了林知意的需求和看到“砺刃”系列的设计图后,表示了浓厚的兴趣。他确认他那里有可以替代的宝石库存,虽然颜色略有差异,但质感独特,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。价格确实比之前高出不少,但还在林知意可以承受的范围内。

放下电话,林知意有种虚脱般的轻松。危机暂时解除了。然而,这份轻松很快被更深的复杂情绪所取代。她又欠了沈墨深一个人情。虽然这次他给了她选择权,但本质上,她依然是在他划定的资源范围内解决问题。

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,让她无比憋屈。

她给沈墨深回复了邮件,只有简单的两个字:“谢谢。”

这一次,沈墨深竟然很快回复了,内容同样简短:“记住这种感觉。依赖的滋味。它会让你变得更强大,或者,彻底摧毁你。”

林知意盯着这行字,反复咀嚼。沈墨深像是在点拨,又像是在挑衅。他毫不掩饰地告诉她,他就是她无法摆脱的阴影和资源供给者,他要用这种矛盾的方式,磨砺她,也捆绑她。

她关掉邮箱,走到工作台前,拿起一块银料和工具。她没有画图,只是凭感觉,用力地捶打、雕刻。金属在她手中变形,发出沉闷的响声。她需要这种物理性的劳作,来宣泄内心无处安放的愤怒、屈辱和那股不肯屈服的力量。

几天后,她收到了一份来自德国的快递,里面是那位老工匠寄来的替代宝石样品。与之前的宝石相比,这些宝石颜色更深沉,内部含有更多的天然包裹体,在光线下折射出更加复杂、幽暗的光芒,反而意外地更加贴合“砺刃”系列想要表达的、在黑暗中磨砺出的锋芒。

林知意看着这些宝石,心中五味杂陈。因祸得福?或许吧。但这“福”的背后,依然缠绕着沈墨深的影子。

她将样品交给赵静,安排后续的生产。然后,她做了一件让苏暖都感到意外的事——她主动约见了之前联系过的一家本地小众投资基金的代表。这家基金规模很小,主要投资于文创领域,虽然无法与江辰或沈墨深的资本相比,但或许能提供一种相对独立的发展可能。

她不能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尤其是沈墨深那个令人不安的篮子里。她必须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退路和盟友,哪怕这条路更加艰难。

会见结束后,林知意走在回工作室的路上。夜色阑珊,她抬头望着城市被灯光映红的天空,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,以及一种在孤独中滋生的、冰冷的决心。

周雨晴的狠毒,江辰的摇摆,沈墨深的莫测……这一切都让她明白,她能依靠的,最终只有自己。

而她要走的这条路,注定布满荆棘,也注定……只能一个人走下去。就在她掏出钥匙,准备打开工作室的门时,眼角的余光瞥见街角似乎有一个熟悉的人影一闪而过。

那个身影……很像伊莎贝拉。

她怎么会在这里?是错觉,还是……?林知意的心猛地一跳,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涌上心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