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

一、太极殿领旨,京营积弊显

章和九年暮春,长安的柳絮刚飘尽,太极殿内的气氛却比北境的寒冬还沉。章和帝捏着一份奏折,指节泛白,奏折上“京营士兵酗酒闹事,砸毁南城酒肆”“千户张彪纵容下属吃空饷,营中缺额三成”的字眼,像针一样扎在他眼里。

“诸卿,”皇帝的声音带着疲惫,却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京营乃京畿卫戍之根本,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——士兵懈怠、军官贪腐,连南城的百姓都上奏诉苦,再不管,迟早要出大乱子!”

百官们低着头,没人敢应声。京营盘根错节,一半的军官是勋贵子弟,另一半是二皇子赵宸渊的亲信,谁都不想得罪人。只有赵宸翊,在列末往前一步,绯色侯袍在晨光里划出沉稳的弧线:“陛下,臣愿接掌京营,整肃军纪,还京畿一个安稳。”

章和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他早料到赵宸翊会站出来——这位皇子在江南查漕、北境御敌,从来不怕硬骨头。“好!”皇帝拍了下御案,“朕封你为京营提督,总领京畿卫戍,尚方宝剑仍由你执掌,京营内无论勋贵子弟还是亲信将领,若有违法乱纪者,你可先斩后奏!”

散朝后,二皇子赵宸渊在宫门口拦住赵宸翊,语气带着嘲讽:“皇兄,京营可不是北境的边军,里面的人个个有来头,你想整肃?小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”

赵宸翊看着他,眼神冰冷:“二弟要是管好自己的人,别在京营里搞小动作,我自然不会砸到脚。”

回到侯府,幕僚馆的众人早已等候。林缚捧着京营的编制账册,眉头皱得能夹碎炭渣:“殿下,京营现有五万兵力,账面是满的,可实际能战的不足三万——近两万都是吃空饷的,要么是勋贵塞进来的老弱,要么是二皇子安排的亲信,根本不训练。”

周虎撸起袖子,一脸愤慨:“俺上次去南城,亲眼看到京营的士兵跟地痞一起抢百姓的摊位,还说‘京营的人,谁敢管’!这样的兵,跟土匪没两样!”

赵宸翊接过账册,指尖在“张彪”的名字上划了圈——这人是二皇子的奶兄,任京营千户,账册上他手下有五百人,实际只有三百,剩下的两百个名额,全是吃空饷的。“明天我去京营视察,”他放下账册,语气坚定,“林缚,你跟我去,记录营中乱象;周虎,你带两百护卫跟着,以防有人闹事;宋平,你整理京营的军规旧例,找出可以依据的条款,咱们按律整顿,让人心服口服。”

二、初入京营,乱象触目立威

次日清晨,赵宸翊穿着一身银甲,骑着白马,带着林缚、周虎和两百护卫,往京营驻地去。京营设在长安西郊,占地千亩,营门两侧的石狮子本该威严,却沾着不少酒渍和赌具碎片;营墙上的“军纪严明”四个大字,被人用炭笔涂得面目全非。

刚进营门,就看到几个士兵躺在树荫下赌钱,铜钱散了一地,旁边还放着一个酒葫芦,散发着刺鼻的酒气。“你们是哪个队的?”赵宸翊勒住马,声音冰冷。

士兵们抬头,看到赵宸翊的银甲和腰间的尚方宝剑,却没当回事——之前来视察的官员,都是走个过场,没人真管。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士兵站起身,吊儿郎当地说:“咱们是张千户手下的,赌钱怎么了?又没耽误训练——反正训练也是装样子。”

“装样子?”赵宸翊跳下马,走到他面前,“京营的军规里,‘酗酒赌钱者,杖二十,革去军籍’,你不知道?”

络腮胡士兵还想狡辩,周虎已经上前,一把揪住他的衣领:“放肆!这是新任京营提督赵大人,敢顶嘴,找死!”

周围的士兵们这下慌了,纷纷站起来,有的想跑,却被护卫们拦住。就在这时,一个穿着千户官服的人摇摇晃晃地走过来,嘴里还叼着一根烟杆,正是张彪。“谁这么大胆,敢在老子的地盘上撒野?”他眯着眼睛,看到赵宸翊的尚方宝剑,才勉强收敛了气焰,“原来是赵提督,不知您来营里,有何贵干?”

“来看你怎么管兵的。”赵宸翊指着地上的赌具和酒葫芦,“你的士兵酗酒赌钱,你不管;营中缺额两百,吃空饷的银子去哪了?你今天要是说不清楚,就跟我去刑部走一趟。”

张彪脸色一变,却还想狡辩:“赵提督,这是误会!缺额是因为士兵们生病请假,赌钱只是士兵们闲得无聊,闹着玩的……”

“误会?”赵宸翊冷笑一声,让人把账册递过来,“这是你营中的编制账册,上面写着五百人,可我刚才点了名,只有三百人。剩下的两百人,你说他们生病,可营医的记录里,最近只有三十人请假,另外一百七十人在哪?你把吃空饷的银子,都孝敬给二皇子了吧?”

张彪的脸瞬间惨白,腿一软,差点跪倒在地。周围的士兵们都惊呆了——他们没想到,这位新提督一来,就敢动二皇子的人。

赵宸翊没再跟他废话,对周虎说:“把张彪拿下,押去刑部大牢,查他吃空饷的罪证。这几个赌钱的士兵,按军规杖二十,革去军籍!”

护卫们立刻上前,把张彪和赌钱的士兵押了下去。其他士兵们站在原地,大气都不敢喘。赵宸翊看着他们,语气缓和了些:“我知道,你们当中很多人是被逼的,或是觉得训练没用。但从今天起,京营要变样——好好训练,守军纪的,有赏;敢懈怠、敢贪腐的,严惩不贷!”

接下来的视察,更让赵宸翊心寒。有的士兵训练时故意偷懒,刀拿不稳,箭射不准;有的营区里堆满了垃圾,帐篷漏雨也没人修;还有的军官,把营里的战马偷偷租给商人拉货,自己赚外快。林缚把这些乱象一一记在纸上,字迹都带着愤怒:“殿下,京营再这么下去,真要是有乱子,根本没人能挡!”

赵宸翊点了点头,走到校场中央,对着所有士兵大喊:“从明天起,京营开始整顿!第一,卯时集合训练,迟到者杖十;第二,所有士兵必须参加训练,不合格者加练两个时辰;第三,营中禁止酗酒、赌钱、私藏财物,违者重罚;第四,所有军官上报实际兵力,吃空饷的,立刻补额,敢隐瞒的,跟张彪一个下场!”

士兵们你看我,我看你,有的面露惧色,有的却不以为然——他们觉得,这位新提督只是一时兴起,过几天就会不了了之。可他们不知道,赵宸翊这次,是真的要把京营的烂摊子,彻底翻过来。

三、汰老弱拒勋贵,铁腕整编制

整顿的第一步,是汰老弱、补缺额。赵宸翊制定了明确的标准:年龄超过五十岁、体力不达标(搬不动三十斤的石头、跑不完一里地)、有酗酒赌钱恶习的士兵,一律汰换;同时,从民间招募青壮年,补充缺额,要求年满十八、不满四十,身体健康,无犯罪记录。

消息传开,京营里炸开了锅。不少老弱士兵是勋贵安排的关系户,比如英国公的远房叔叔李老栓,已经五十八岁了,在营里当伙夫,每天不干活,还领全额俸禄;还有成国公的小舅子王二,三十岁,却天天酗酒,训练从不参加。他们纷纷去找自己的靠山,让勋贵们来给赵宸翊施压。

果然,第二天,英国公就带着几个勋贵,来到京营找赵宸翊。“赵提督,”英国公坐在客厅里,端着茶杯,语气带着不满,“李老栓是我的叔叔,在京营待了二十年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你怎么能说汰就汰?还有王二,他只是爱喝酒,又没犯大错,你把他革去军籍,是不是太过分了?”

赵宸翊看着他们,语气平静:“英国公,京营是护卫京畿的军队,不是勋贵的养老院。李老栓五十八岁,搬不动三十斤的石头,连伙房的柴火都劈不动,留着他,万一有战事,谁来保护他?王二天天酗酒,上次还跟地痞一起抢百姓的摊位,这不是大错是什么?”

“可他们是咱们的人!”成国公忍不住开口,“你汰换他们,就是不给咱们勋贵面子!”

“我给面子,谁给京畿百姓面子?”赵宸翊站起身,走到英国公面前,“去年冬天,京营的士兵抢了南城百姓的粮食,今年春天,又砸了酒肆,百姓们上奏诉苦,陛下让我整顿京营,我要是因为给你们面子,放任不管,就是失职!就是对不起陛下,对不起百姓!”

勋贵们被说得哑口无言。赵宸翊又缓和了语气:“我知道你们心疼自己人。汰换的老士兵,我会给他们发半年的俸禄当抚恤金,还会帮他们安排差事,比如看粮仓、守城门,不用打仗,也能安稳过日子;像王二这样的,要是愿意改,可以去城外的屯田营,种地赎罪,表现好的,还能再回京营。”

英国公听了,脸色缓和了些。他知道赵宸翊说得有道理,而且安排也还算妥当,要是再反对,就显得自己不讲理了。“好,就按赵提督说的办。”他站起身,“但你要保证,不能苛待他们。”

“我以靖安侯的名义保证。”赵宸翊点头。

勋贵们走后,林缚松了口气:“殿下,您刚才太刚了,我还以为他们会闹起来。”

“他们只是想保住自己的人,不是真的想跟我作对。”赵宸翊笑了笑,“只要咱们做得公平,给他们台阶下,他们就不会反对。接下来,咱们要尽快招募新兵,补充缺额,让京营的兵力满编。”

招募新兵的消息一传出,长安城外的百姓们纷纷报名。不少青壮年早就想当兵,可之前京营混乱,没人愿意去;现在听说赵宸翊整顿军纪,待遇也好,都想来试试。短短十天,就招募了两万新兵,京营的兵力终于满编。

赵宸翊亲自把关新兵的选拔,不仅要看体力,还要看品行。有个叫陈武的年轻人,力气大,能举起五十斤的石头,可有人举报他之前偷过邻居的鸡。赵宸翊当即把他淘汰:“当兵的,要保家卫国,首先得品行端正。连邻居的鸡都偷,怎么能指望你保护百姓?”

陈武红着脸,跪在地上:“大人,我知道错了,我再也不偷东西了,求您给我一次机会!”

赵宸翊看着他,叹了口气:“你要是真知道错,就去城外的屯田营种地,好好改过。等你表现好,我再给你机会。”

陈武连忙磕头:“谢大人!我一定好好表现!”

通过严格的选拔,新兵们个个身强体壮,品行端正。赵宸翊把他们分到各个营队,让老兵带新兵,互相学习,京营的编制,终于恢复了正常。

四、严军规定奖惩,一视同仁树威信

编制整顿好后,赵宸翊开始严军规。他让人把京营的旧军规找出来,结合实际情况,重新制定了《京营军纪十二条》,贴在每个营区的墙上,让士兵们熟记:

1. 卯时(早上五点)集合训练,迟到者杖十,迟到三次者革去军籍;

2. 训练必须认真,刀、枪、箭术不合格者,加练两个时辰,连续三次不合格者,调往屯田营;

3. 营中禁止酗酒、赌钱,违者杖二十,屡教不改者革去军籍;

4. 禁止私藏财物、克扣军饷,违者杖三十,没收财物,革去军籍;

5. 禁止欺压百姓、抢夺财物,违者斩立决;

6. 站岗时必须警惕,擅自离岗者杖二十,造成损失者重罚;

7. 军官必须以身作则,敢纵容下属、贪腐者,与下属同罪,加罚一等;

8. 士兵之间要互助友爱,禁止打架斗殴,违者杖十;

9. 营区要保持整洁,垃圾乱堆者,罚打扫营区一天;

10. 战马、兵器要妥善保管,敢私自租借、损坏者,照价赔偿,杖十;

11. 有战事时,必须奋勇杀敌,临阵脱逃者斩立决;

12. 立军功者,按功劳大小,升职、加俸禄,或赏赐财物。

军规制定好后,赵宸翊亲自监督执行。每天卯时,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校场,检查士兵们的集合情况。第一天,就有五个士兵迟到,赵宸翊二话不说,让人把他们拉下去,各打十军棍。军棍打得又狠又准,士兵们疼得龇牙咧嘴,却没人敢喊冤——军规上写得明明白白,迟到就要受罚。

有个叫孙强的士兵,是之前北境边军的老兵,立过战功,这次也迟到了。他以为赵宸翊会看在他有战功的份上,从轻发落,可赵宸翊却对行刑的护卫说:“军规面前,人人平等,有战功也不能例外。”

孙强被打完后,忍着疼,走到赵宸翊面前,躬身道:“大人,我错了,以后再也不会迟到了。”

赵宸翊点了点头:“知道错就好。你的战功,我记在心里,只要你好好训练,守军纪,以后有机会,我会提拔你。”

孙强感动得热泪盈眶,转身回到队伍里,训练时比谁都认真。

除了惩罚,赵宸翊也很重视奖励。有个叫林小虎的新兵,箭术很好,每次训练都能射中靶心。赵宸翊特意把他叫出来,当着所有士兵的面,赏赐他一把好弓:“好好练,以后说不定能成为神箭手,为大雍立功。”

林小虎拿着弓,激动得手都在抖:“谢大人!我一定好好练,不辜负大人的期望!”

士兵们看到孙强受罚、林小虎受奖,都明白了——这位新提督,是真的按军规办事,不徇私情。从此,迟到的士兵少了,训练认真的士兵多了,营里的酗酒、赌钱现象,也彻底消失了。

可还是有人敢以身试法。二皇子的亲信、京营副将李达,觉得赵宸翊不敢动他,偷偷把营里的十匹战马租给商人拉货,赚了五百两银子。赵宸翊知道后,立刻让人把李达抓了起来,押到校场中央。

李达梗着脖子,大喊:“赵宸翊,你敢抓我?我是二皇子的人,你要是动我,二皇子不会放过你的!”

赵宸翊走到他面前,拔出尚方宝剑,剑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:“军规第五条,‘擅自租借战马者,照价赔偿,杖三十’,你不仅租借战马,还贪污银子,罪加一等。别说是二皇子的人,就是陛下的人,犯了军规,我也照罚不误!”

说完,他下令:“打三十军棍,没收赃款,贬为普通士兵,调到最苦的哨卡站岗!”

护卫们立刻上前,把李达按在地上,军棍一下下打在他身上,打得他鬼哭狼嚎。周围的士兵们看得心惊胆战,再也没人敢违反军规了。

二皇子听说李达被惩罚,气得把书房里的瓷器摔了一地,却不敢去找赵宸翊——赵宸翊有尚方宝剑,又有陛下的支持,他要是去了,只会自讨没趣。他只能在暗中咬牙,等着机会报复。

五、日训不怠亲示范,士气高昂战力升

军规整顿好后,赵宸翊开始狠抓训练。他把训练分成三个部分:体能训练、兵器训练、阵法训练,每天从卯时开始,到申时结束,中间只留一个时辰休息。

体能训练包括跑步、举重、爬墙。每天早上,赵宸翊都会跟士兵们一起跑步,从营区跑到长安城外的山坡,再跑回来,全程十里地。有的士兵跑不动,想偷懒,赵宸翊就陪着他一起跑,鼓励他:“坚持住,体能上去了,打仗时才能跑得过敌人,扛得住武器。”

有个叫王铁蛋的新兵,长得很壮,却跑不快,每次都落在最后。赵宸翊知道他是因为体重太重,就教他调整呼吸的方法,还让他每天多跑半个时辰。半个月后,王铁蛋不仅能跟上队伍,还能跑到前几名。他跑到赵宸翊面前,兴奋地说:“大人,我能跑快了!谢谢您!”

赵宸翊拍了拍他的肩:“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。继续加油,以后会更棒的!”

兵器训练包括刀、枪、箭术。赵宸翊请了北境的老兵来当教官,教士兵们实战技巧。他自己也经常示范,比如用长枪刺穿木板,用弓箭射中百米外的靶心。士兵们看到提督的武艺这么好,都很佩服,训练时也更认真了。

阵法训练是重点。赵宸翊根据京营的特点,制定了三种阵法:方阵(用于防御)、冲锋阵(用于进攻)、合围阵(用于包围敌人)。每天下午,他都会组织士兵们演练阵法,从一开始的混乱不堪,到后来的整齐有序,士兵们的进步越来越大。

有一次,章和帝来京营视察训练。看到士兵们跑步时步伐一致,兵器训练时动作标准,阵法演练时整齐有序,皇帝高兴得连连点头:“宸翊,你把京营整顿得太好了!比之前强了十倍不止!”

赵宸翊躬身道:“这不是臣一人之功,是士兵们努力训练的结果,也是陛下支持的结果。”

皇帝笑着说:“好!只要京营能保持这样,朕就放心了。朕赏京营一万两银子,给士兵们改善伙食,再赏你黄金百两,绸缎千匹!”

士兵们听到有赏,都欢呼起来,训练的劲头更足了。

除了日常训练,赵宸翊还组织实战演练。他让人在营区附近搭建了模拟的城池和战场,让士兵们演练防御和进攻。有一次,他扮演“敌人”,带着两百护卫偷袭“城池”,京营的士兵们按照方阵防御,用弓箭和长枪抵挡,竟然成功地挡住了“敌人”的进攻。

演练结束后,赵宸翊对士兵们说:“你们做得很好!但还要继续努力,因为真正的敌人,比我难对付得多。只有平时多训练,战时才能少流血,才能保护好京畿的百姓。”

士兵们齐声喊道:“愿听提督大人号令!誓死保卫京畿!”

京营的变化,长安的百姓们都看在眼里。之前,百姓们看到京营的士兵就躲;现在,士兵们不仅不欺压百姓,还会帮百姓们挑水、修路。有一次,南城的粮仓漏雨,京营的士兵们主动去帮忙修补,还帮百姓们把粮食搬到干燥的地方。百姓们感激地说:“现在的京营士兵,真是咱们的守护神啊!”

六、破阴谋稳局势,京营新貌迎未来

就在京营整顿得越来越好的时候,二皇子又开始搞小动作。他暗中让京营里的亲信散布谣言,说“赵提督要把京营的士兵调到北境打仗,让大家去送死”,还说“陛下要削减京营的俸禄,让大家饿肚子”。

谣言传开后,不少士兵慌了神,训练时也心不在焉。赵宸翊知道后,立刻召集所有士兵,在演武场开会。“我知道大家听到了谣言,”他站在高台上,声音洪亮,“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,第一,陛下没有要削减俸禄,反而因为大家训练认真,要给大家加俸禄;第二,没有要调大家去北境打仗的命令,京营的职责是护卫京畿,只要京畿安稳,大家就不用去打仗。”

他顿了顿,又说:“散布谣言的人,是想破坏京营的稳定,是想让大家回到以前混乱的日子。我已经查到,谣言是二皇子的亲信散布的,我已经把他们抓起来了,交给刑部处理。以后谁再敢散布谣言,就跟他们一个下场!”

士兵们听了,都松了口气。有的士兵愤怒地说:“二皇子太坏了,竟然想害咱们!”“咱们一定好好训练,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!”

赵宸翊又说:“为了让大家放心,我已经跟陛下申请,下个月开始,给大家加两成俸禄,还会给大家发新的盔甲和兵器。只要大家好好干,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!”

士兵们欢呼起来,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,彻底消失了。

二皇子的阴谋再次破产,气得病倒在床上。他知道,赵宸翊已经把京营牢牢抓在手里,自己再也没办法在京营里搞小动作了。

章和九年秋,京营的整顿终于完成。五万士兵个个身强体壮,军纪严明,武器精良,战斗力比之前提升了好几倍。章和帝再次来京营视察,看到士兵们精神抖擞,训练有素,高兴地说:“宸翊,你立了大功!有这样的京营,朕再也不用担心京畿的安全了!”

他当场下旨,升赵宸翊为兵部尚书,仍兼京营提督,还赏了京营“天下第一营”的锦旗。

赵宸翊接过锦旗,心里满是欣慰。他知道,京营的整顿只是开始,接下来,他还要继续努力,让京营保持这样的好势头,让京畿永远安稳,让百姓们永远过上好日子。

这天晚上,赵宸翊站在京营的演武场上,看着士兵们在灯下练习兵器,听着他们整齐的口号声,心里充满了希望。他知道,二皇子不会善罢甘休,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。但他不害怕——他有京营的士兵们支持,有幕僚馆的伙伴们帮忙,有陛下的信任,还有一颗为百姓、为江山社稷着想的心。

“只要我坚持下去,”赵宸翊轻声说,“就一定能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。”

夜风拂过演武场,带着秋天的凉意,却吹不散士兵们训练的热情,也吹不动赵宸翊坚定的决心。京营的新貌,就像一盏明灯,照亮了大雍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