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他缓缓展开画轴。

画中是一位穿着凤冠霞帔的新娘,面容姣好,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。但令人不安的是,新娘的眼角淌着两道朱砂泪,颜色鲜红得刺眼,仿佛刚刚流下。更让陈默脊背发凉的是,画中新娘的右手小指,齐根缺失——这个位置,与他幼时在火灾中丢失的胎记位置分毫不差。

他盯着画中人的脸,越看越觉得熟悉。那双眼睛,那个鼻梁,分明与祖母年轻时的照片有七八分相似!

就在这时,老宅院里的槐树第三次无风自动,陈默清楚地听见了一阵挠门声——像是指甲反复刮过朽木,间或夹杂着湿漉漉的喘息。

“谁?”他压低嗓子问,声音不由自主地颤抖。

黑暗中只剩雨声。

手电筒的光柱扫过院墙,墙上的斑驳水渍在晃动的光线中扭曲变形,恍惚间竟聚成一张模糊的人脸,嘴角咧开一个诡异的弧度。

陈默猛地后退一步,打翻了桌上的茶壶。水流淌到地上,迅速扩散开来,像一滩暗红色的血。

3 守夜人

这一夜,陈默几乎没合眼。每当他快要睡着时,总会听到细微的响动——有时是脚步声,有时是叹息声,甚至有一次他清晰地听到了女人的啜泣声。

天刚蒙蒙亮,雨势稍减,但天空依然阴沉得像一块铅灰色的裹尸布。陈默决定去找老宅的守夜人老赵头打听情况。祖母在世时,老赵头就在老宅工作,对这里的历史应该了如指掌。

老赵头住在宅子后门的一间小屋里。陈默敲门时,他正坐在门槛上抽旱烟,烟雾缭绕中,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格外阴郁。

“赵叔,我是陈默,陈家的孙子。”陈默自我介绍道。

老赵头抬起浑浊的眼睛看了他一眼,目光有意无意地瞟向陈默右手小指的位置。“知道你会来。”他声音沙哑,“七月十五,开匣验画,是吧?”

陈默心中一惊:“您怎么知道?”

老赵头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递给他一支烟:“这宅子,民国时死过一位姨太太。”他啐掉烟灰,继续说,“是吞金自尽的,死前还穿着一身大红嫁衣。听说,她右手天生有六指……你那画上的人,缺了一指,怕不是那位姨太太,另有所指啊。”

“画上的新娘是谁?”陈默急切地问。

老赵头摇摇头:“不清楚。我只知道,这宅子不干净。你祖母走后,我每晚都能听到女人的哭声,特别是下雨天。”他顿了顿,压低声音,“还有,祠堂那边,经常半夜亮灯。”

陈默想起家族群里那条三年前的旧消息:“祠堂翻修时挖出个双人棺,男尸颈骨有勒痕,女尸右手小指不见了。”发信人是他早已去世的大伯。当时大家都以为是有人盗号发的谣言,现在想来,或许另有隐情。

告别老赵头,陈默回到老宅,直接走向后院荒废多年的祠堂。祠堂的门锁已经锈迹斑斑,他用力一拽,锁链就断裂了。

推开祠堂门,一股浓重的香烛味扑面而来,仿佛刚刚有人在此祭拜。供桌上摆放着六个月饼,整整齐齐,像是新放上去的。陈默记得老赵头说过,陈家有个传统,每逢七月十五,会在祠堂供桌上摆放月饼,数量与在世族人一致。

可是陈家现在只剩他一个人了,为什么摆了六个月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