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校场上,两军对立:

张威旧部按“十人一伍”肃立,队列虽齐,却透着松散;苏烬的靖锐营是“三级指挥制”——伍长、百夫长、校尉各持职责木牌,归属号令清晰,像极了他当年做项目时的“分工表”。

“演练开始!”

御林军扮的蛮族冲来。

张威旧部瞬间滞涩:伍长等营官旗号,营官等中军鼓声,命令传到位时,“蛮族”已插阵前,阵脚大乱——就像没有明确分工的团队,遇事只会互相等指令。

靖锐营却如臂使指:伍长率人依托陷阱阻击,百夫长指挥弓箭攒射,校尉带精锐侧翼包抄。一炷香后,“蛮族”主帅被擒。

张威强辩:“演练是假把式!沙场可不是过家家!”

“沙场更要职责明确,不然军令传不到,士卒白送命!”苏烬拿起算盘,算珠噼啪作响,每一下都像敲在张威心上,“您的旧部上月军饷只发七成,三月没见荤腥。靖锐营发足饷银,还有‘战功KPI’:斩敌一首赏五两,活捉敌酋赏十亩田。张老将军,您要是士卒,愿为谁效死?”

张威喉头一哽——军饷克扣他不是不知,只是世家盘根错节,他早已习惯了这种“潜规则”,就像职场里默认的“摸鱼混日子”。

“那边还有随军医官,”苏烬指向帐篷,声音软了些,却更有力量,“受伤即治,战死家属领三倍抚恤金,子女官府养到成年。练兵不是摆阵图,是让士卒知道,朝廷不会让他们流血又流泪——就像做老板的,不能让员工光干活不拿薪。”

这时斥候滚鞍下马:“报!蛮族围困云州!”

苏烬立刻下令:“靖锐营随我驰援!张老将军守京城!”

张威看着士气高昂的靖锐营,又想自己手下那些面黄肌瘦的士兵,猛地单膝跪地:“殿下!末将愿率旧部同去!您才是懂兵惜兵之人!”

苏烬扶起他,指尖再次触到算盘——现代管理学的“公平与激励”,果然放之四海皆准。只是这算盘,往后怕是要算更多关乎生死的账。

第5章太后对峙:不是气晕,是权力的崩塌

慈宁宫的檀香还没散,苏烬回到御书房时,案上已堆起半尺高的流民新政奏折。内侍刚要上前整理,他却摆了摆手——以前加班整理报表时,他总喜欢自己分类,现在对着这些泛黄的纸页,倒也习惯了亲力亲为。

指尖翻过一本云州流民的奏报,上面的字迹潦草,缺粮数字写得歪歪扭扭,他忍不住皱眉:要是有Excel就好了,把“州府”“人数”“缺粮数”列成表,筛选一下就能看出哪处最急,哪用得着这么翻来翻去?

他顺手摸过算盘,按州府把奏报分成三摞,算珠噼啪拨着,云州、青州、凉州的缺粮总数很快出来。指尖停在“青州缺粮两千石”的数字上,突然想起去年赶项目报表,凌晨三点对着电脑啃冷面包,手边的速溶咖啡凉成了渣,那时总盼着“要是报表能自己算就好了”,现在倒好,连电脑都没了,只能靠这算盘当“手动计算器”。

“陛下,太后那边已传信,说慈宁宫日后只礼佛,不涉后宫事了。”柳舟推门进来,见他对着奏折走神,轻声提醒。

苏烬回神,把算珠归位,指了指案上的奏报:“青州缺粮最急,得先调军粮过去——对了,之前让你查的世家私藏粮库,有消息了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