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

闹剧收场,别墅门口恢复了安静。但空气中,却弥漫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。

沈寰宇转身,看向林见清。少年的脸上没有了在海边时的光亮,只剩下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。

“进去吧。”沈寰宇的声音缓和了些许。

林见清点了点头,默默跟在他身后走进别墅。铁门在身后缓缓合上,将外界的一切再次隔绝。

但这一次,林见清清楚地知道,有些东西,已经不一样了。林家的出现,像一盆冷水,浇醒了他短暂的迷梦。提醒着他,无论他身处何种华美的牢笼,他依然是别人眼中可以随意争夺和处置的“物品”。

而沈寰宇,看着林见清沉默上楼的背影,眉头紧锁。林家的纠缠,在他意料之中,但亲眼见到少年因此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,还是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。

他意识到,仅仅提供庇护还不够。要真正让这只野雀甘心留在笼中,或许,他需要做的,远比想象中更多。比如,彻底清除那些烦人的苍蝇,比如,给予一些……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和空间。

一场新的博弈,在无声中悄然升级。

第六章 协议与雏鸟

林家人在别墅门口闹出的风波,像一块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石头,涟漪散去后,留下的却是更深沉的暗流。沈寰宇的处理方式干脆利落,带着他一贯的强势作风。自那日后,林家人再未能靠近别墅区半步,连电话骚扰也戛然而止。林见清无从知晓沈寰宇具体用了什么手段,但他能感觉到,那个如同附骨之疽般的“家”,其带来的压迫感正在迅速消退。

这种外部威胁的暂时解除,并未立刻让别墅内的气氛轻松起来。相反,一种更加微妙和复杂的张力,在沈寰宇和林见清之间弥漫开来。

沈寰宇似乎将林家的出现视为一种警示,或者说,一个契机。他开始更频繁地出现在别墅,停留的时间也更长。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确认林见清的“存在”,而是试图更深入地介入他的生活,用一种既强势又带着几分笨拙试探的方式。

他会过问林见清的阅读进度,甚至偶尔会就书中的某些观点与他进行简短的讨论。他带来的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奢侈品,而是一些更具针对性的东西——一套精装的《史记》,一台当时还极为罕见的笔记本电脑(虽然并未连接网络),甚至还有几盘录有国外大学公开课的录像带。

这些举动,超越了单纯物质供给的范畴,更像是一种……培养?或者说,是一种试图在精神层面建立连接的尝试。林见清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。他依旧保持着表面的顺从和距离,但内心的警惕之下,一丝极细微的困惑和动摇也在悄然滋生。这个男人,他到底想要什么?难道仅仅是一个听话的禁脔还不够吗?

一天晚饭后,沈寰宇没有像往常一样去书房处理公务,而是将一份薄薄的文件推到了林见清面前。

“看看这个。”他的语气很平淡,仿佛递过来的只是一份普通的报纸。

林见清放下筷子,拿起文件。纸张上只有寥寥数条条款,标题是《资助与培养协议》。内容大致是:沈寰宇先生自愿资助林见清先生完成后续学业(包括但不限于国内大学或海外深造),并提供一切必要的生活与学习资源。作为条件,林见清先生需在协议期间,居住在指定住所(即当前别墅),并接受沈寰宇先生的合理关照与安排。协议有效期至林见清先生完成最高学位或年满二十五周岁,以先到者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