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

5 第5章 夫子,我想读书

新政的消息像一阵风,吹遍了清河镇的每个角落。

新上任的刘县令,要推行一项名为“寒门举荐制”的新政。

镇上李夫子的私塾里,凡是月考能进前三名的学子,不仅能免去束脩,免费进入县学读书,更有机会被举荐,直接参加府试。

这对镇上的人家来说,无异于平地惊雷。

李夫子激动得满脸通红,花白的胡子都在颤抖。

他将所有学生召集到学堂,用力拍着戒尺,高声道:“都听到了吗?这是鱼跃龙门的机会!是你们改换门庭,光宗耀祖的唯一机会!”

学堂里顿时像炸开的油锅,少年们个个面红耳赤,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。

唯独角落里的陈舟,沉默得像一块石头。

负责审核报名资格的,是镇上的吴掌柜。

此人是李夫子的远房亲戚,借着这层关系,把持着学堂的采买和杂务,油水捞得盆满钵满。

吴掌柜最恨的,就是陈舟这样穷得叮当响,偏偏读书又冒尖的“穷酸”。

在他看来,这些人就该一辈子刨地,妄想读书,就是乱了规矩。

果然,三天后,举荐名单贴在了学堂门口的墙上。

第一名是地主家的儿子王朗,第三名是吴掌柜自己的侄子。

而常年稳居第二的陈舟,榜上无名。

学子们议论纷纷,不少人替陈舟抱不平,可也只敢小声嘀咕。

陈舟站在人群外,平静地看着那张刺眼的红榜,一言不发。

他没有像旁人预料的那样去质问,去争辩。

他转身,找到了村口那个总在吹牛的放牛娃,二狗。

只花了两文钱,陈舟就从二狗嘴里掏出了他想要的一切。

吴掌柜好赌,每月十五,雷打不动要去镇尾的“快活林”赌坊,如今已欠下三百文的外债,正愁怎么填窟窿。

夜里,陈舟点亮了油灯。

在他脑中,一个只有他自己能看见的湛蓝色界面悄然浮现。

这是他穿越而来最大的秘密——一个可以构建事件模型的推演模拟器。

他输入了几个关键变量:“吴掌柜”、“赌债”、“虚报学子名额冒领经费”、“县令幕僚”。

很快,一条推演路径被构建出来:若让县令幕僚在巡查时,偶然“发现”清河镇学堂常年虚报十名学子,冒领县衙助学经费。

同时,将我历年名列前茅的月考卷宗作为“被顶替寒门学子”的样本呈上,能否触发县令彻查?

模拟器开始飞速运算,进度条闪烁。

片刻后,结果弹出:【成功率65.3%。

变量不足,存在被吴掌柜与李夫子联手压下的风险。】

陈舟皱眉,又加入一个新的变量:“民间舆论造势”。

他想起了那些同样被吴掌柜克扣过笔墨纸砚的贫寒学子。

【重新推演中……成功率80.6%。】

足够了。

他吹熄油灯,在黑暗中坐了一夜。

第二天,他将自己这几年来所有的课业、策论,工工整整地誊抄下来,用纳鞋底的粗线装订成册。

封面之上,他用最端正的楷书写下四个字:《寒门十策》。

他找到正在河边洗衣服的阿青,将册子递了过去。

阿青是邻居家的女儿,两人青梅竹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