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

爷爷回来的第一晚,晚餐是摆在厨房门外的院子里的,院子里摆了四张八仙桌,都是各家的厨房里搬出来的,凳子也摆好了,但旁边还多摆了一些竹椅子,高的做小奶娃的桌子,矮的给小奶娃坐,还有一些小木凳,很简单的做法,就是用一长两短的小木板做成的。

骆依依猜测是二伯父做家具时多出的木料做成的。每家的上房与厨房都放了很多这种小木凳,甚至于平时不出外面吃饭时,院子里也搁着好几张。谁说“木匠师傅没凳坐”?骆依依却觉得家有木匠,凳子可以随便放!呵呵,还挺压韵的,骆依依捧着饭碗,坐在小木凳上自得其乐。

今晚的菜色也比前些天好了很多,特别是爷爷坐的那桌,奶奶、大伯、大伯母、二伯、小叔,还有二堂哥都坐在那里,这桌是大伯家的,但其余三家都把最好的一道菜摆在这桌,让爷奶尝尝,爷爷还让大伯拿出一坛子酒出来,几个大人边吃边谈边喝酒,气氛特别和谐。

而其他三桌就更热闹了,大家在这桌挟菜,又到那桌挟菜,这个小娃娃说要这种,那个小娃娃喊着要那种,骆依依觉得比起现代在酒店里摆喜酒还热闹。当然,说起菜色,那就跟酒店没得比了。虽然只有简单的几道青菜,可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!

吃完饭,男人们继续聊天,这时天已经全黑了,夏天本来就晚黑,这时应该相当于现代晚上八点多了。平时这时候,大人小孩都应该回上房了,而现在,男人们喝得开心,媳妇们忙得也开心,三个女人一台戏,而忙着洗刷的媳妇有五个呢,凑在一起家长里短的,不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。

而孩子们,有的在悄悄说话,有的在你追我赶的,有的在静静地坐着,都各有各的乐趣。

除了年节,这样聚餐的,每个月大概有三晚,都是选爷爷休假回来的那晚,而大伯也多会选爷爷回来时休假。

当然农忙时节又不同了,做饭洗碗的就会换成小姑娘,如依乐,依丽,依笑、依依,还有九妹依晗。别看这些姑娘们年纪小,干活也是一把好手,她们不但能做好饭菜,还能把小娃子们先哄好,喂好饭。让在田里干了一天活的大人们吃饱,让他们坐在凳子上休息,喝水。

骆依依非常佩服想出这种聚餐方法的人,不会劳民伤财,每家都不用付出很多,但又能吃到不同的菜,还孝敬了爷奶。

当然,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么和谐的氛围的。隔壁三叔公家,就三天两头吵个没完没了的。婆媳吵,妯娌吵,小孩吵,弄得奶奶经常要去那边劝和。村里还有好几家人也是如此,有些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老人,见儿媳妇没生出男孩来,几乎天天骂儿媳妇,说养个母鸡都会下蛋,娶个儿媳妇却不会下蛋。

骆依依很同情出生在那样人家的女孩子,所以,也特别珍惜自己这个大家庭,盼望家中每个人都能快乐、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