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阅读了各种明朝史书,陆煊发现有时候研究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。
历史上,往往重大事件,其中都蕴含着各种目的。
就比如单看朱元璋杀死胡惟庸这件事情,表面上来看的话,也就是胡惟庸目无法度、蓄意谋反而已,实际上是胡惟庸自从当了宰相之后,就注定着会被杀死,他将成为朱元璋终结延续千年了的宰相制度的结尾。
心中思绪涌动间,他看了看朱老爷子,悠悠道:
“在我华夏的历史长河中,其实相权与皇权的博弈从未停止。”
“宰相作为朝堂首脑,辅助皇帝处理政务,拥有较大的行政权力。这一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治理,但也常常导致皇权受到掣肘。朱元璋作为一个权力欲望极强且极具统治野心的君主,对这种潜在的权力制衡深感不安。”
朱元璋心头一沉,有种被看光的感觉。
他承认陆煊说的很有道理。
可,他是帝王啊,自己的心思居然被这么多人知晓?
这让他心中有些不舒服?
但很快,朱元璋就接受了,毕竟这里是后世了,经过各种分析,自然能轻松的推断出那个时代古人的想法,就如同他手底下的那些文官,谈起汉、唐、宋时期的帝王、大臣,也是侃侃而言,一个比一个能说。
“说的确实有理,宰相制度,咱觉得就不应该存在!”
“皇帝打下来的江山,大权却交给宰相,那宰相岂不是成了皇帝了?”
朱元璋很是赞同陆煊的观点,点了点头道。
他始终认为,从秦朝设立丞相开始,相权就一直是皇权旁落的潜在威胁。
在汉朝,丞相甚至可以驳回皇帝的诏令;唐朝时,三省六部制下宰相的权力依然很大;宋朝时期,宰相虽有分化,但依然在朝政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朱元璋心中思索,回顾历史看的话,能深刻的看出相权膨胀带来的恐怖后果。
这种局面必须改变。
而他又不想太过于麻烦,需要几代人去解决这件事情,他准备一劳永逸,彻底的、永久的解决皇权相权之间的矛盾。
想到这里,朱元璋不禁道:“咱可是一位事必躬亲的皇帝,政务虽然繁忙杂乱,可咱却对政务有着浓厚的兴趣,并且坚信咱能够直接、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。”
“既然如此,为何需要一个宰相帮忙?”
“咱可以说很是不满足于通过宰相来间接治理国家,咱想让所有的决策都直接出自自己之手,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策符合咱的意志,才能真正实现对大明的绝对统治。”
朱元璋觉得,自己说的陆煊应该能听懂。
在他看来,宰相制度使得权力分散,太容易滋生权臣了。
他担心宰相可能会凭借其职权,在朝廷中培植私人势力,形成与皇权对抗的力量。
即使宰相没有谋反之心,但只要其权力足够大,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,或者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皇权的威胁。
“所以说,这一年胡惟庸案件爆发了,而胡惟庸必须死,为了让宰相制度消失,朱元璋更是将胡惟庸有所联系的人清理的一干二净。”陆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当然,他的看法也是大众的看法。
他阅读过很多历史资料,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。
“那你觉得,咱杀死胡惟庸,是对的?”朱元璋将心中最想问的问出。
在他看来,胡惟庸必须死。
不单单是胡惟庸蓄意谋反,目无王法,更多的是他想废掉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。
可他不知道,这个决定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,现代距离大明有着几百年历史,是对是错想必时间已经证明了。
他要尽快从陆煊这里获得有用的信息,然后做出最终决定。
毕竟,他大明那边,关于胡惟庸的各种罪证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。
“胡惟庸当然该死了。”陆煊不假思索的道。
闻言朱元璋心中一喜,看来他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了?
可接下来陆煊的话,又让他心神顿了顿。
“胡惟庸既然有了谋反的举动,被处死活该。”
“但,废除宰相制度,却没有必要。”
“甚至可以说,用处并不是很大。”
随着陆煊的声音落下,朱元璋立刻冷哼一声,显然是并不怎么喜欢听这种话,他注视着陆煊,“咱怎么觉得,宰相制度就该被废掉呢?”
“什么叫做用处不是很大,什么叫做没有必要?”
“你在质疑咱的决定?”
朱元璋身上那股子帝王威严和气势流露而出,就这么看着陆煊。
可,若是放在古代,朱元璋这股气势能吓到不少人。
但放到现代,却根本吓不到陆煊。
陆煊是现代人,虽然知晓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至高无上,可毕竟没有经历过,对于皇帝的权力没有任何体会,他怎么会被朱元璋的气势吓到?
“你不用这么看我,我知道你现在还沉浸在幻想中,认为自己就是朱元璋。”
“可这是吓不到我的。”
“历史上朱元璋制定的‘废除宰相制度’,就是没有用处,根本没有必要!”
陆煊坚持自己的想法。
朱元璋彻底不乐意了。
“好好好,那你说说,为何没有必要。”
“你要能说服咱,咱就不废除宰相制度了!”
陆煊心中无奈。
朱老爷子这太代入朱元璋这个角色太深了吧?
感觉病情越来越严重了,他的疏导似乎没有太大效果啊?
陆煊又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空,已经渐渐暗了几分,又看了一眼手表,发现距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,左右饭也吃过了,就在陪着朱老爷子聊聊吧。
随即,陆煊缓声道:
“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,在当世确实有着一定的好处,但也有许多坏处。”
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将此事放在整个大明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,就显得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这件事情,完全是多余了,不但没有丝毫用处,甚至还险些毁了大明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