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扶微走过去,坐在他旁边的空位上,指尖还在发颤。“你怎么在这?”李晏压低声音问,气息拂过她的耳畔,有点痒。“我是这里的文物修复师,负责唐代织绣类。”扶微转头看他,他今天没穿羊毛衫,西装领口系着条深色领带,显得比上午更挺拔,像极了长安城里,穿着朝服站在紫宸殿阶下的燕王李晏。

“这么巧,”李晏从包里拿出一本线装书,“我今天来,是想和你们馆里谈合作,把我爷爷收藏的一些唐代古籍,借过来做数字化修复。”扶微看着他手里的书,封皮是深蓝色的,上面写着《唐代宫闱秘记》,书页边缘泛着旧黄,和她上午买的那本《唐代宫苑考》质感很像。“这书……”她伸手碰了碰封面,“是你爷爷的收藏?”

“嗯,”李晏翻开书,扉页上有一行小字,“这是我太爷爷当年手抄的,里面记了些唐代后宫的事,你看这里。”他指着其中一页,上面写着“长安元年,燕王李晏,字景初,尝于东宫植海棠,花开时节,邀宫人扶微共赏”。扶微的指尖顿在书页上,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紧了——她前世的名字,就叫扶微,是周若兮身边的侍女,李晏确实在东宫种过海棠,那年花开,他还摘了枝最艳的,插在她发间,说“扶微,这花配你”。

“你怎么了?”李晏察觉到她的不对劲,声音放得更轻,“是不是哪里不舒服?”扶微摇头,眼眶却红了,指尖划过“扶微”两个字,墨迹是淡黑色的,笔锋和李晏的字迹一模一样。“这上面的‘扶微’,”她抬头看他,声音有点发颤,“你知道是谁吗?”李晏愣了愣,摇头:“不知道,我太爷爷抄这本书的时候,好像加了些自己的批注,说这个扶微,是和燕王李晏有渊源的宫人,可正史里没记载。”

扶微攥紧了掌心的玉带钩——她早上来的时候,特意把它带在身上,现在隔着衣料,还能感觉到它的温度。“我……”她张了张嘴,想说自己就是那个扶微,想说他就是李晏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——他会信吗?不过是一本旧书里的名字,不过是一枚丢了又捡的玉带钩,怎么能证明两世的渊源?

交流会开始后,馆长介绍了李晏,说他是唐代历史研究的青年专家,还参与过好几次古籍修复项目。李晏上台发言时,声音沉稳,讲着唐代政治制度的演变,偶尔提到燕王李晏时,他顿了顿,说“这位燕王在正史里记载不多,但从一些野史和文物来看,他并非谋逆之人,反而可能是被政治斗争牺牲的忠臣”。

扶微坐在台下,看着他站在台上的样子,忽然想起长安城里,李晏在朝堂上为她辩解的场景——那时周若兮诬陷她偷了凤钗,李晏站出来,手里拿着她绣的缠枝莲帕子,说“扶微的手艺,不会做偷鸡摸狗的事”,声音掷地有声,让满朝文武都闭了嘴。

散会后,李晏被馆长拉着说话,扶微收拾东西准备走,刚到门口,就听见身后有人叫她:“扶微。”她回头,李晏快步走过来,手里拿着那本《唐代宫闱秘记》:“这本书借你看,里面的批注可能对你修复文物有帮助。”扶微接过书,指尖碰到他的,又是那种熟悉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