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为太子妃,我在宫里一向不争不抢,只求安稳。
人人都当我温婉可欺,是个只知道读书的闷葫芦。
直到皇后寿宴,新晋得宠的华嫔,捧出一座与我一模一样的珊瑚雕,当众指我抄袭她的贺礼,构陷我对皇后不敬。
满殿哗然,太子夫君面色微沉,所有人都等着看我如何收场。
他们不知道。
在我眼里,那件所谓的“祥瑞”,每个细节都在嘶吼着两个字——大凶。
想用我最擅长的东西来扳倒我?
那我只能笑着告诉她,什么叫真正的引经据典,什么叫一字之差,便是生死之别。
1
东宫的日子,清净。
至少我住的这片地方,很清净。
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,又落了一层叶子。
宫女采秋,拿着扫帚,一下,一下,扫得很有章法。
“娘娘,您都看一个时辰了。”
她小声说。
我手里的书,还停在第三页。
《南华异闻录》。
一本杂记,专讲各地稀奇古的山川草木,怪异的风土人情。
我看书不快,喜欢琢磨。
“采秋。”
“奴婢在。”
“华嫔那边,最近有什么动静?”
采秋手上的动作停了。
她走近几步,声音压得更低。
“回娘娘,华嫔……圣眷正浓。昨日陛下还翻了她的牌子,赏了一对南海进贡的明珠耳坠。”
我点点头。
“知道了。”
采秋有些着急。
“娘娘,您就不担心吗?宫里都在传,说华嫔为人跋扈,仗着圣宠,连几位老贵人都敢挤兑。”
“她挤兑的是贵人,又不是我。”我翻了一页书。
“可……可是后日就是皇后娘娘的千秋节了呀!”
采秋的声音里,全是忧虑。
“各宫都在绞尽脑汁地准备贺礼,听说华嫔寻到了一件稀世奇珍,准备在寿宴上出尽风头,好让陛下和皇后娘娘对她另眼相看。”
“那挺好。”
我说。
“她有她的阳关道,我有我的独木桥。”
采秋跺了跺脚。
“娘娘!您怎么一点都不上心!太子殿下虽护着您,可您是太子妃,是东宫的脸面,若是在寿宴上被她比下去了,丢的可是整个东宫的体面!”
我合上书,看着她。
“你觉得,我准备的贺礼,会丢了东宫的体面?”
采秋脸一红。
“奴婢不是那个意思……奴婢只是觉得,华嫔来势汹汹,咱们不得不防。”
我笑了笑。
从身边的漆盒里,拿出一张图样。
“去造办处问问,按这个做的珊瑚雕,好了没有。”
采秋接过图样,眼睛亮了。
图上画着一只仙鹤,姿态灵动,口中衔着一株饱满的灵芝,立于祥云之上。
通体用上好的红珊瑚雕琢。
光是看图,就觉得贵气逼人,祥瑞满堂。
“娘娘,这‘瑞鹤衔芝’,寓意福寿延年,献给皇后娘娘最是妥帖不过了!”
采秋喜笑颜开。
“奴婢这就去!保管比那华嫔的奇珍还要出彩!”
她兴冲冲地跑了。
我重新拿起书,目光却没落在字上。
华嫔。
刘氏。
她父亲是新提拔起来的工部侍郎。
根基不稳,野心不小。
想在后宫站稳脚跟,最快的法子,就是踩着一个地位高、看起来又好欺负的人上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