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第一章:轻薄公子长安道 权贵门第诞奸雄

开皇年间的长安,朱雀大街比现在的北京长安街还热闹几分 —— 胡商的香料味混着卖胡饼的焦香,挑着担子的货郎喊得嗓子冒烟,王公贵族的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,能溅起半尺高的尘土。在这片热闹里,有个身影比谁家的马车都惹眼,那就是宇文家的二公子,宇文化及。

要论家世,宇文化及的牌面能在长安排进前三。祖父宇文盛是北周的上柱国,当年跟着宇文泰打天下,手里的刀砍过的敌人能绕长安城三圈;父亲宇文述更了不得,隋朝开国后官拜右卫大将军,是隋文帝杨坚面前的红人,连晋王杨广见了都得客客气气喊一声 “宇文兄”。用现在的话说,宇文化及就是标准的 “官 N 代”,还是顶配版的。

可这位顶配公子哥,偏不按常理出牌。别人家的贵族子弟要么在家读《论语》练书法,要么跟着父亲学兵法,他倒好,天天骑着匹高头大马,背后插着把装饰用的弹弓,在朱雀大街上横冲直撞。用长安百姓的话说:“宇文二公子的马,比衙门的快马还横,见了都得躲着走。”

有一回,西市口卖胡饼的老张正忙着给客人装饼,忽然听见一阵马蹄声 “哒哒” 响,抬头就见宇文化及骑着马冲了过来。老张吓得赶紧往旁边躲,可还是慢了一步,马蹄子 “哐当” 踩烂了他的饼摊,滚烫的胡饼撒了一地。老张刚要哭着理论,宇文化及勒住马,居高临下地瞥了他一眼,那眼神跟看地上的泥似的:“瞎眼了?没看见老子的马?赔你几个钱,赶紧滚,别在这碍眼。” 说着就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,“啪” 地扔在老张面前,然后拍马就走,留下老张蹲在地上捡铜钱,眼泪混着胡饼渣子往下掉。

这还不算完,宇文化及胆大包天,连朝廷的律法都敢碰。当时隋朝和突厥关系紧张,朝廷明令禁止私人和突厥做生意,尤其是丝绸、铁器这些紧俏货。可宇文化及觉得,“律法是给老百姓定的,跟我宇文家有啥关系?” 他偷偷找了个胡商当中间人,把家里囤积的丝绸运到边境,换了突厥的好马和毛皮。这事没多久就被人揭发了,御史弹劾他 “通敌走私,罔顾国法”,隋文帝听了也火了,把宇文述叫到宫里骂了一顿。可宇文述毕竟是老臣,一顿求情下来,这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—— 宇文化及连个检讨都没写,照样在长安街上骑马遛弯,只不过下次走私更小心了点。

那会儿的宇文化及,满脑子想的都是 “老子天下第一”。他觉得自己出身好,有权有势,就算天塌下来,有父亲和家族顶着。他不知道的是,这种放纵和嚣张,就像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,迟早会生根发芽,长出毁灭自己的恶果。长安的太阳每天照常升起,朱雀大街依旧热闹,可没人知道,这个骑着高头大马的轻薄公子,将来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,把大隋的江山搅得鸡犬不宁。

第二章:晋王府内结心腹 杨广野心得助力

宇文化及二十岁那年,跟着父亲宇文述进了晋王府。这一进,就像苍蝇找到了糖,再也挪不开脚 —— 因为他发现,晋王杨广这个人,比他还会 “装”,而且野心大得能吞下整个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