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那会儿的杨广,还是个 “贤王” 的形象。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喜欢节俭,他就把王府里的绫罗绸缎换成粗布衣裳,连乐器上的弦都弄断,假装自己不爱享乐;独孤皇后讨厌男人纳妾,他就把自己的小妾藏起来,只跟正妃萧氏出双入对,天天在皇后面前装恩爱。可宇文化及眼尖,早就看出了杨广的猫腻 —— 有一回他半夜路过杨广的书房,听见里面传来 “哗啦” 的翻书声,凑过去一看,杨广正对着一幅《天下舆图》发呆,手指在洛阳、长安的位置来回摩挲,眼神里的光,跟饿狼看见肉似的。

宇文化及心里顿时有了主意:“这杨广要是能当太子,我宇文家的地位就更稳了,到时候我还不是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?” 他开始主动往杨广身边凑,今天送几匹好马,明天请喝顿好酒,还时不时说些 “晋王英明神武,比太子更适合辅佐陛下” 的话。杨广也不傻,知道宇文化及是宇文述的儿子,背后有军方势力,正好能帮自己夺太子之位,于是对他格外亲近,时不时就把他叫到书房 “商量大事”。

当时的太子是杨勇,这人实在,不会装,喜欢奢华,还宠妾灭妻,早就得罪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。宇文化及一看,机会来了,就跟父亲宇文述商量:“爹,咱们不如帮晋王一把,把杨勇拉下来。到时候晋王当了皇帝,咱们宇文家就发达了。” 宇文述本来就跟杨广关系好,一听这话,立马就答应了。

父子俩分工合作,宇文述负责拉拢朝中大臣,比如越国公杨素,天天请杨素喝酒吃饭,送金银珠宝,劝他 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;宇文化及则负责找杨勇的 “黑料”。他找了几个在东宫当差的太监,给了他们不少钱,让他们盯着杨勇的一举一动。没过多久,就收集到了一堆 “证据”—— 比如杨勇偷偷用金银装饰铠甲,比如杨勇跟小妾在宫里喝酒作乐,还骂独孤皇后 “多管闲事”。

宇文化及把这些 “证据” 整理好,交给杨广。杨广一看,乐了,赶紧跑到隋文帝面前哭诉,说杨勇 “贪图享乐,不遵孝道,还想谋害自己”。隋文帝本来就对杨勇不满,再加上杨素等人在旁边添油加醋,顿时勃然大怒,下令把杨勇废为庶人,改立杨广为太子。

消息传到晋王府,杨广高兴得当场赏了宇文化及一百两黄金,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化及,这次多亏了你,以后有我的好处,就有你的好处。” 宇文化及拿着黄金,心里美得不行,觉得自己押对了宝。可他没多想,杨广这个人,表面上对他好,心里却把他当成棋子 —— 等将来用不上了,或者他碍着自己的路了,随时都能把他扔掉。那会儿的宇文化及,满脑子都是权力和好处,根本没看透这一点。他只知道,自己现在是太子的心腹,在长安的权贵圈里,再也没人敢小瞧他了。

第三章:官场浮沉贪贿事 三起三落显圣宠

杨广当上太子后,宇文化及的官运也跟着来了,先是被封为太子仆,后来又升为千牛备身,天天跟着杨广,日子过得比蜜还甜。可他改不了贪财的毛病,当官没多久,就开始伸手要好处。

那会儿地方官进京述职,都得先去拜访宇文化及。为啥?因为他是太子身边的红人,一句话就能让你升官,也能让你丢官。江南的一位刺史,为了能调到京城,给宇文化及送了一张象牙床,还有一串珍珠项链,珠子大得跟葡萄似的。宇文化及一看,眼睛都直了,当场就拍胸脯:“放心,这事包在我身上,不出三个月,保证你调回长安。” 果然,没过多久,那位刺史就被调到了京城,当了个五品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