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裁缝铺的老板娘李阿姨,经常会给林晚送一些自己做的小点心,还会教她做针线活。“女孩子家,得会点针线活,以后自己的衣服破了,也能缝缝补补。”李阿姨说。

巷口理发店的王师傅,手艺很好,收费却很便宜。林晚第一次去理发时,王师傅一边给她剪头发,一边跟她聊天:“小姑娘,你是刚搬来的吧?这条巷子好久没来新人了。”他告诉林晚,巷子里的老邻居们大多都是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,大家互相照应,就像一家人一样。

林晚渐渐融入了青苔巷的生活。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、迷茫,而是变得平静、踏实。她喜欢早上被早点摊的香味叫醒,喜欢中午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晒太阳,喜欢下午去杂货铺帮忙,喜欢晚上和老邻居们在巷口聊天。

有一天,林晚在院子里浇石榴树时,看到王爷爷提着一个篮子走了过来。篮子里装着一些新鲜的蔬菜,有西红柿、黄瓜、茄子。“这是我自己种的,刚摘的,新鲜着呢,你拿去吃。”王爷爷笑着说。

林晚接过篮子,心里暖暖的:“谢谢您,王爷爷。您种的菜真新鲜。”

“不客气,以后想吃了,就去我菜园里摘。”王爷爷说,“我那菜园子就在巷子尽头,种了不少菜,自己吃不完,正好给你们年轻人尝尝鲜。”

林晚知道,王爷爷的老伴去世得早,子女都在外地工作,他一个人生活。平时,巷子里的老邻居们都会互相照应,谁家做了好吃的,都会给王爷爷送点;谁家有事,王爷爷也会主动帮忙。

那天晚上,林晚用王爷爷送的西红柿和鸡蛋,做了一道西红柿炒鸡蛋。味道很鲜美,是她从未吃过的味道。她知道,这味道里,藏着巷子里的烟火气,也藏着老邻居们的温暖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林晚在青苔巷的生活越来越充实。她开始尝试着写一些文章,记录巷子里的人和事,还有自己的生活感悟。她把文章发布在自己的公众号上,没想到,竟然吸引了很多读者。读者们纷纷留言,说喜欢她写的文字,喜欢青苔巷的生活,羡慕她能找到这样一个踏实、温暖的地方。

有一天,一个读者给林晚留言,说自己也是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,每天都很焦虑,想找一个像青苔巷这样的地方,过平静的生活。林晚回复她说:“其实,平静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在某个特定的地方,只要你心里踏实,在哪里都能过好。”

林晚知道,自己之所以能在青苔巷找到平静,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环境,更是因为这里的人。他们善良、热情、朴实,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别人,也让林晚感受到了久违的人情味。

第四章 石榴树下的约定

转眼间,秋天到了。院子里的石榴树结满了红彤彤的石榴,像一个个小灯笼,挂在枝头。林晚看着这些石榴,想起了外婆。外婆生前最喜欢吃石榴,每年秋天,都会买很多石榴回家,剥给她吃。

她摘了几个最大最红的石榴,准备送给张建国和王爷爷。

林晚先去了张建国的杂货铺。张建国正在整理货架上的旧钟表,看到她手里的石榴,笑了笑:“这石榴熟了?看着真不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