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晚慢慢地逛着,目光被货架上的一个旧相框吸引了。相框是木质的,边缘有些磨损,里面放着一张黑白照片,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女子,穿着旗袍,笑容温婉,背景是一家店铺的门口,招牌上写着“林家杂货铺”。
“这张照片……”林晚的心跳突然加速,她觉得照片上的女子有些眼熟,像是外婆年轻时的样子。
“这是我老伴年轻时的照片。”老人说,“那时候,这铺子还是她家里开的,叫‘林家杂货铺’。后来她嫁给了我,铺子就改成了‘老物件杂货铺’。”
林晚惊讶地看着老人:“您老伴姓林?”
“是啊,她叫林秀兰。”
林晚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。林秀兰,是外婆的名字!她没想到,自己竟然在这条老巷里,遇到了外婆的故人。
“您认识我外婆?”林晚激动地说,“我外婆也叫林秀兰,她年轻的时候,就在这条巷子里开了一家杂货铺。”
老人愣了一下,仔细地打量着林晚:“你是秀兰的外孙女?”
林晚点点头,从手机里翻出外婆的照片给老人看。
老人接过手机,看着照片,眼眶也红了。“像,真像,你跟秀兰年轻时一模一样。”他叹了口气,“秀兰啊,我们有几十年没见了。她后来搬走了,我就再也没见过她。”
老人告诉林晚,他叫张建国,和外婆是青梅竹马。年轻时,外婆家开着杂货铺,他经常去帮忙,一来二去,两个人就互生情愫。但后来,外婆的父母希望她能嫁个条件好的人,便把她介绍给了城里的一个干部,外婆拗不过父母,只好答应了。出嫁那天,她偷偷地给张建国留了一封信,说自己这辈子最遗憾的事,就是没能和他在一起。
张建国说,外婆走后,他一直没有再娶,而是守着这家杂货铺,守着他们曾经的回忆。他收集了很多旧物件,因为每一个旧物件里,都藏着一段故事,就像他和外婆的故事一样。
那天,林晚在杂货铺里待了很久,听张建国讲了很多外婆年轻时的故事。她知道了外婆年轻时喜欢穿旗袍,喜欢在杂货铺门口种石榴树,喜欢听收音机里的戏曲;知道了外婆和张建国曾经一起在巷口的老槐树下许愿,说要一辈子守着这家杂货铺;知道了外婆出嫁后,还偷偷地回来看过几次,只是每次都不敢露面,只能远远地看着杂货铺的方向。
离开杂货铺时,天已经黑了。张建国送给林晚一个旧的陶瓷碗,碗上画着一朵盛开的石榴花。“这是秀兰年轻时最喜欢的一个碗,她走后,我一直保存着。现在,送给你。”
林晚接过碗,心里暖暖的。她知道,这个碗里装着的,不仅是外婆的回忆,还有张建国对外婆深深的思念。
第三章 巷子里的烟火气
从那以后,林晚经常去张建国的杂货铺帮忙。她帮他打扫卫生,整理货架,给旧物件除尘。张建国则会给她讲更多关于外婆的故事,还有巷子里老邻居们的趣事。
林晚发现,巷子里的老邻居们都很热情。每天早上,她都会被隔壁早点摊的香味叫醒,老板娘看到她,总会笑着喊:“小林,快来吃早点,今天的豆浆刚熬好,热乎着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