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王爷爷打开门,看到是她,笑了笑:“刚看完报纸,准备睡了。怎么了,小姑娘,有事?”

“我刚搬来,家里没什么吃的,想问您知道巷口的超市还开着吗?”

“早关了,那超市八点就关门。”王爷爷说,“你还没吃饭吧?正好我煮了点面条,要不进来吃点?”

林晚有些不好意思:“不用了,王爷爷,太麻烦您了。”

“不麻烦,就多双筷子的事。”王爷爷不由分说,拉着她进了屋。

王爷爷的房子和李家小院格局差不多,但里面摆满了各种旧物件——靠墙的书架上放着满满的旧书和杂志,桌子上摆着一个老式座钟,墙角还有一个旧收音机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面条的香气。

王爷爷给她盛了一碗面条,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,撒了点葱花和香菜。“尝尝,我自己擀的面条,不知道合不合你胃口。”

林晚尝了一口,面条很劲道,汤里有淡淡的酱油香和葱花的香味,荷包蛋煎得外焦里嫩。她好久没吃过这么家常的味道了,眼眶一下子就热了。“好吃,王爷爷,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。”

王爷爷笑了,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:“好吃就多吃点。以后要是没做饭,就过来找我,我一个人吃饭也冷清。”

那天晚上,林晚在王爷爷家吃了一碗热面条,也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。她知道,自己这次的选择,没有错。

第二章 杂货铺的秘密

林晚在青苔巷住了下来,日子过得平静而悠闲。她没有急着找工作,而是每天早上起来,沿着巷子里的青石板路散步,看老人们在巷口下棋、聊天,听隔壁裁缝铺的老板娘和顾客讨价还价,或室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看书、晒太阳。

她发现,青苔巷里藏着很多有意思的小店。巷口有一家开了二十年的理发店,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大爷,理发技术很好,收费却很便宜;中间有一家裁缝铺,老板娘手艺精湛,能把旧衣服改成时下流行的款式;还有一家卖早点的小摊,每天早上都排着长队,豆浆和油条的香味能飘出很远。

但最让林晚好奇的,是巷子深处的一家杂货铺。那家杂货铺的门脸很小,门口挂着一个褪色的招牌,上面写着“老物件杂货铺”,字迹模糊不清。铺门总是关着,只留一条缝隙,像是在刻意隐藏着什么。

有一天,林晚散步时,正好看到杂货铺的门开了一条更大的缝,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老人正弯腰收拾门口的杂物。她犹豫了一下,走了过去:“大爷,您这铺子开门了吗?”

老人抬起头,看了她一眼。他的头发全白了,脸上的皱纹很深,像是刻上去的,眼睛却很有神。“你要买东西?”

“我就是好奇,想进来看看。”林晚说。

老人点了点头,侧身让她进去。

铺子里很暗,只有几盏昏黄的灯泡照明。货架上摆满了各种旧物件——老式的收音机、黑白电视机、旧钟表、陶瓷碗、连环画、还有一些看不出用途的金属零件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灰尘、旧木头和金属锈迹的味道,很特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