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这些会员卡,无形中成了一张身份识别和关系网络。哪位大人常来宴请同僚,哪位将军夫人最爱哪道菜,哪个外地官员进京必来……这些信息都被细心的掌柜(由福安挑选并培训)记录在案,汇入青黛的信息库。

而为了保证食材供应和货物运输,林潇建立的商队规模不断扩大,路线不断优化,俨然成了一个覆盖帝国主要城市的初级物流网络。这一切在她看来,只是正常的“供应链管理”。

产业的扩张,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色人等的接触。

首先是瑞王世子萧景琰。他是个不慕权势、只爱钻研机关格物的“技术宅”。偶然在潇湘书局买到了一本林潇写给工匠们统一度量衡用的《基础几何学》,顿时惊为天书,废寝忘食地研究起来。当他得知此书源自深居简出的安宁公主时,便千方百计托关系、递帖子,非要上门“探讨学问”。

林潇不堪其扰,本着“打发走就行”的心态,丢给他一本更深入的《物理学原理》和几个简单的杠杆、滑轮模型难题。没想到萧景琰如获至宝,回去闭门研究了半个月,出来后对林潇佩服得五体投地,成了她最坚定的“学术粉丝”和……牛皮糖。他三天两头跑来请教,顺便也会带来一些朝堂上的非核心信息和宗室内部的动向。林潇烦不胜烦,却也只能敷衍着,心里把他归为“麻烦但有点用的VIP客户”。

其次是镇北侯夫人。她是“人间烟火”的忠实拥趸,尤其酷爱林潇亲手调制的几款香水。有一次闲谈,她提起自己常年失眠,心神不宁。林潇出于对VIP客户的关怀,用薰衣草、洋甘菊等具有安神效果的花卉,特意为她调配了一款安神香薰。镇北侯夫人使用后,睡眠质量大为改善。镇北侯因此对这位“有点神通”的公主心存感激,虽未明确站队,但善意已然留下。

就在林潇的商业帝国蒸蒸日上,她以为可以稍微享受一下“富婆”生活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北方大旱,打乱了她的计划。

流民开始向京城方向涌动,眼看就要影响京畿稳定,更重要的是,严重影响了她几条商路的畅通和京城店铺的生意。

“必须把问题解决在京城之外!”林潇看着青黛汇总来的、关于流民数量和对商业潜在影响的报告,烦躁地拍板。她不能容忍自己辛苦建立的产业和舒适生活被破坏。

她大手笔调集资金,通过商队从各地购买粮食和物资,在城外设置粥棚和临时安置点。她深知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又实施了“以工代赈”,组织流民修建从京城通往附近州府的官道,并统一规划,搭建了一批坚固的临时住房。

“这都是为了尽快恢复商业环境,稳定供应链。”林潇对自己说。

然而,在她的团队看来,这无疑是主公展现仁德、收买人心的大好时机。青黛和福安“过度执行”了命令:所有施粥的大锅、灾民御寒的棉被、修建房屋的砖瓦上,都悄悄印上了“安宁”二字。他们还派人混在流民中,宣扬这一切都是“安宁公主”不忍见百姓受苦,倾尽家财所为。

结果,灾情平稳度过,数万流民得以活命,并且有了暂时的生计。他们对这位素未谋面的“安宁公主”感激涕零,称其为“活菩萨”、“女菩萨”。林潇的仁名随着这些流民的归乡和商队的传播,响彻大江南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