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

原来,他把最柔软、最滚烫的那颗心,藏在了我看不到的地方。

“那后来呢?”我追问。

“后来,我们没钱了。”马卓苦笑,“传感器的定制成本太高,服务器的开销也大。驰哥想把产品做得尽可能便宜,甚至免费提供给最困难的用户,这就意味着我们短期内不可能盈利。第二轮融资,根本没人愿意投。”

这很现实。在我的领域里,一个没有清晰盈利模式的项目,就是垃圾。

“最致命的,”马卓顿了顿,眼神变得冰冷,“是‘远航科技’盯上了我们。”

远航科技。这个名字我如雷贯耳,国内智能硬件领域的巨头。

“他们当时也想做助残项目,但只是个噱头,用的是最简单的红外避障,成本低,效果差,但能骗政府补贴。我们的‘星尘’,技术上领先他们至少三年。他们派人来找过驰哥,想收购我们的技术。”

“驰哥拒绝了。”马卓的拳头紧紧握住,“他说,‘星尘’是为榕城这些人做的,他不想让自己的技术,变成远航贴牌高价卖给残联的敛财工具。”

“然后呢?”我隐约猜到了结局。

“然后,他们就用最卑鄙的手段毁了我们。”马卓的眼中充满了恨意,“他们挖走了我们团队一个负责硬件采购的人,让他伪造采购合同,虚报成本。然后,他们又以‘专利侵权’为名,起诉我们,冻结了我们公司的账户。资金链一断,我们瞬间就死了。”

原来如此。不是经营不善,而是商业倾轧。

“那陈驰为什么不解释?”我激动地站了起来,“他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投资人?告诉我们所有人?他为什么要把所有责任都自己扛下来,背上一个‘骗子’的骂名?”

马卓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一种我看不懂的复杂神情。

“我不知道……那段时间,他很奇怪。”马卓回忆着,“他变得很沉默,经常一个人发呆。项目出事后,他遣散了我们,把账上最后一点钱给我们当了遣散费。他说,他对不起我们,也对不起你。”

“最后一次见他,他把这个笔记本交给我,让我好好保管。他说,代码和设计图都在里面,这是‘星尘’唯一的火种。他说,他要离开榕城,去找一条‘出路’。”

“结果,他所谓‘出路’,就是人间蒸发。”我讽刺地接话,但话里的底气已经明显不足。

事情的轮廓越来越清晰,但谜团却越来越大。就算是为了保护团队,他也没必要对我隐瞒。我们是恋人,是战友,我以为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秘密。

他为什么要选择最愚蠢、最伤人的方式,一个人承担所有?

“对了,”马卓像是想起了什么,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信封,“这是驰哥留下的。他说,如果有一天,你来找他,就把这个交给你。”

我颤抖着手,接过那个信封。

信封没有封口。里面没有信,只有一张名片。

名片的设计很简约,上面印着一个名字:李泽。头衔是:远航科技,战略投资部总监。

5 与“敌人”的会面

握着那张名片,我像是握着一块烫手的山芋。

李泽,远航科技。

陈驰留下这张名片,是什么意思?是让我去找他对质,去揭露当年的黑幕吗?以我现在的身份,去挑战一个行业巨头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