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1 冰碴子与糖风

东北,这嘎达的冬天,能冻掉人的下巴。那风,不像南方的风那么黏糊,它是干冷干冷的,带着刀子似的,刮在脸上,生疼。空气里都是冰碴子的味儿,吸一口,从鼻子一直凉到肺管子。

李毅哈出一口白气,瞬间就散没影了。他缩了缩脖子,把羽绒服的帽子又紧了紧,踩着嘎吱作响的雪,往家走。说是家,其实就是厂区边上的一栋老破小楼房。墙皮掉得差不多了,露出里面红砖的颜色,跟人冻疮了似的。

这片是典型的东北老工业区家属院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光过,现在嘛,就剩下个落寞的影子。楼下小卖部门口,支着个卖冰糖葫芦的草靶子,插着稀稀拉拉几串。卖糖葫芦的老孙头揣着手,跺着脚,看见李毅,咧嘴一笑,露出被烟熏黄的牙:“小毅,下班了?来一串?刚蘸的,脆生!”

李毅摆摆手:“孙大爷,不了,天冷,牙口受不了。”

“嘿,大小伙子,怕啥凉!就得这口凉,才带劲儿!”老孙头不以为然。

李毅笑笑,没接话。他不是怕凉,是看见糖葫芦,就想起个人。一个很多年没见,但又好像从来没离开过的人。

楼道里黑咕隆咚,声控灯早就坏了,物业说了八百回也没人来修。他摸着黑,熟练地爬上三楼。钥匙插进锁眼,咔哒一声,门开了,一股熟悉的、混合着旧家具和饭菜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。这就是他的窝,他打小长大的地方。

脱了厚重的羽绒服,屋里也没暖和多少。老楼暖气不行,他得自己再开个小太阳。暖风机嗡嗡地响起来,发出橘色的光,总算给这清冷的屋子添了点热乎气。

他瘫在旧沙发上,摸出手机,屏幕亮起,又暗下去。没啥可看的。微信里除了几个工作群偶尔蹦出消息,就是公众号推送。朋友圈里,以前的同学有的在大城市晒高楼大厦,晒精致下午茶;有的留在本地的,晒娃,晒聚餐,晒那种热热闹闹的生活。他都像个看客,手指一划就过去了。

安静。屋子里太安静了。只有小太阳的嗡嗡声,和他自己的呼吸声。

这种安静,让他不由得又想起了她,张小满。

张小满,名字听着就挺“满”的,可她那个人,一点儿也不满,小时候瘦得像根豆芽菜。他家跟她家是邻居,门对门住了十几年。他比她大两岁,算是穿着开裆裤一起长大的。

记忆最深的,就是冬天,关于糖葫芦。

那时候,厂区后面有个推着自行车卖糖葫芦的老汉,糖葫芦做得特别好。亮晶晶的糖壳,咬下去咔嚓一声,里面的山楂是去核的,塞着甜甜的豆沙。那是他们这帮孩子冬天最馋的东西。

李毅零花钱少,买一串得琢磨半天。张小满零花钱更少,她爸妈管得严。但李毅要是买了一串,总会分她一半。不,不是简单地掰开。张小满有个怪毛病,她不吃山楂,只爱吃外面那层糖壳。她说山楂太酸,倒牙。

所以,每次李毅举着糖葫芦,张小满就凑过来,小小的脑袋,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那红艳艳的果子。李毅会故意逗她,把糖葫芦举得老高。张小满就跳着脚够,急得直哼哼。

“哥,哥,快点儿!”

李毅这才笑着拿下来,自己先咬掉最上面那个山楂果,在嘴里嚼着,酸得他眯起眼,然后把只剩下一圈完整糖壳的山楂棍儿递给她。张小满就会像得到什么宝贝似的,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光秃秃的糖棍,伸出小舌头,一点点舔那透明的糖壳,脸上是满足得不得了的表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