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雨中的来访者
城市的雨季,总带着一种黏稠而哀伤的诗意。
雨丝不是倾盆而下,而是绵绵不绝地笼罩着一切,将摩天楼的轮廓模糊成一片氤氲的水汽,让街灯的光晕染上几分不真切的昏黄。
在这片被雨水浸泡的灰色画布上,陈默的“拾光书店”像一枚被遗忘的旧邮票,固执地贴在一条行将就木的老街尽头。
书店的门楣是褪色的原木,玻璃窗上凝结着蜿蜒的水痕,将室内暖黄的灯光切割成破碎的图案。
店内的空气是独特的,陈旧纸张的霉味、油墨的清香,以及干燥木地板在湿气里散发出的淡淡腐朽气息,混合成一种能让人心神瞬间沉淀下来的味道。
书架高耸及顶,书籍挤挤挨挨,有些井然有序,更多的则带着一种随遇而安的杂乱。
这里的时间流速似乎比外面慢了许多。
傍晚时分,雨势渐密,敲打着玻璃窗,发出沙沙的轻响。
店里没有客人,只有陈默坐在柜台后,就着一盏绿罩台灯的光,修复一本散了线的《诗经》。
他的动作缓慢而精准,镊子、棉线、糨糊在他手中如同外科医生的器械。
灯光勾勒出他侧脸的线条,平静,却带着一种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孤寂。
他的身影,几乎要与这满室的书籍和阴影融为一体。
门楣上的铜铃响了,声音喑哑,像一声疲倦的叹息。
一个身影裹挟着室外的湿冷寒气走了进来。
她没有打伞,米色的风衣肩头深了一块,缀满了细密晶莹的水珠,长发湿漉漉地贴在脸颊,看上去有些狼狈,但身姿却意外地挺拔。
她站在门口,略微停顿,目光像受惊的鸟儿,在书架间仓惶地掠过,最终,落定在书店最里侧,那个临街的落地窗旁。
那里光线最好,却也是店里最杂乱的一隅。一张老旧的法兰绒沙发,旁边堆着几摞半人高的、尚未分类整理的旧书,像一座沉默的堡垒。
她径直朝那个角落走去。
“抱歉,”陈默抬起头,声音有些沙哑,像久未上弦的琴,“那里不对外开放。”
女人闻声回过头。
灯光下,她的脸清晰地呈现出来——不是令人惊艳的美丽,而是有一种清冽的、被雨水洗涤过的苍白。
眉毛很淡,眼睛很大,瞳仁是浅褐色的,此刻盛满了某种恍惚和一种深切的疲惫。
年纪约莫三十上下,但眼神里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。
“我……”她开口,声音很轻,几乎要被雨声吞没,“在找一本书。”
陈默放下手中的工具,从柜台后走出来。
他的步伐有些微的不自然,左腿似乎带着旧伤。“什么书?也许我可以帮你。”
女人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风衣的腰带,似乎在积蓄勇气,缓缓吐出几个字:“……《夜航西飞》柏瑞尔·马卡姆的那本。”
陈默的心,毫无征兆地,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。
一股陈年的痛楚,混合着尘埃的气息,从记忆深处翻涌而上。但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只是目光深沉地看了她一眼,然后沉默地走向那个杂乱的角落。
他没有在表面的书堆里翻找,而是直接俯身,从沙发背后一个极其隐蔽的缝隙里,准确无误地抽出了一本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