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出发那天,谢临把狼崽托付给了山下的王婆婆。阿昭抱着狼崽,眼泪汪汪:“等我回来接你。”

谢临站在马车旁,看着她,没说话。

马车走了半个月才到京城。京城比阿昭想象的还要繁华,街上车水马龙,人声鼎沸。谢临的府邸在城东,是座雅致的宅院,院里也种着竹子,像缩小版的竹坞。

“以后你就住这里。”谢临指着东厢房,“每日卯时起身,跟我读书,午时练剑,其余时间……少出门。”

阿昭知道他是为她好,点了点头。

谢临入宫的第一天,就成了京城的话题。人们说他白衣胜雪,风姿绝世,是百年难遇的奇才。可很快,话题就转到了阿昭身上。

“听说谢先生带了个姑娘回来,不知是何身份。”

“看那样子,怕不是什么正经来路。”

“说不定是先生在外边的私生女呢。”

流言蜚语像长了翅膀,飞进了谢府的墙。阿昭听着下人的窃窃私语,躲在房里不敢出去。她知道自己身份不明,配不上谢临,可被人这样揣测,心还是像被针扎一样疼。

谢临似乎没听到这些流言,依旧每日教她读书练剑,只是看她的时间越来越少。他要给太子讲课,要参加朝会,常常深夜才回来。

有一次,阿昭等他到子时,给他端去一碗热汤。他正在书房看奏折,看见她,眉头微蹙:“这么晚了,怎么还没睡?”

“等先生。”阿昭把汤放在桌上,“汤还热,先生喝点吧。”

谢临看着她眼下的青黑,沉默片刻:“以后不用等我,早些休息。”

阿昭点点头,转身要走,却听见他说:“外面的话,别往心里去。”

她脚步一顿,没回头,只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走出书房,眼泪才掉下来。他知道,他什么都知道,可他除了这句话,什么都不能给她。

没过多久,太子妃派人来了,说是奉皇后的命,来问问谢临,是否愿意收阿昭为义女,也好给她一个名分,堵住外面的嘴。

“先生,万万不可!”阿昭跪在谢临面前,脸色苍白,“我不要做你的义女!”

谢临看着她,眸色复杂:“阿昭,这是最好的法子。”

“我不要最好的法子!”阿昭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我只想做你的徒弟,只想……”她后面的话没说出口,可眼里的情意,藏不住。

谢临别过脸,声音冷了几分:“此事由不得你。”

“若先生非要如此,我便离开京城!”阿昭站起身,泪水模糊了视线,“我回竹坞去,再也不回来!”

谢临猛地看向她,眼神锐利,像要把她看穿。两人对峙了很久,他终于疲惫地闭上眼:“你……起来吧。”

太子妃的人走了,带着谢临的拒绝。外面的流言更盛了,人们说阿昭不知好歹,仗着谢临的宠爱,连个名分都不要,是想攀龙附凤。

阿昭把自己关在房里,不吃不喝。她知道,谢临是为了她好,可他不明白,做他的义女,比杀了她还难受。她爱他,爱了那么多年,怎么能做他的女儿?

那天晚上,谢临来看她,手里端着一碗粥。“吃点东西。”他把粥放在桌上,语气缓和了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