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薇薇找过他几次,有时是在食堂,把餐盘端到他对面;有时是在宿舍楼下,抱着书本等他。他要么换个位置,要么绕路走开,始终没有再跟她说过一句话。
有同学议论,说陈砚是不是被什么刺激了,以前跟林薇薇好得像一个人,现在连眼神都懒得给。他听到了,也只是笑笑。人心这东西,只有被伤透了才知道,有些羁绊,断了才是解脱。
期中考试成绩出来那天,陈砚的名字稳稳地排在年级第一,比第二名高出了近百分。班主任在班会上激动地说:"陈砚同学这次的进步,堪称奇迹!照这个势头,清北绝对没问题!"
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,陈砚看到林薇薇坐在角落里,低着头,肩膀微微耸动。他移开目光,看向窗外。香樟树的叶子更绿了,阳光穿过叶隙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
寒假来临的时候,陈砚没有回家,申请了学校的留校名额。实验室对高三学生开放了部分区域,他每天泡在里面,跟着老师学习基础的实验操作。
冰冷的仪器,刺鼻的试剂,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东西,在他眼里却充满了魅力。他记得上一世,自己第一次在实验室合成出新型复合材料时,那种心脏快要跳出胸腔的激动。老教授拍着他的肩膀说:"这东西,能让咱们国家的航空发动机性能提升好几个档次。"
那种被需要的感觉,比任何情话都更让他热血沸腾。
除夕夜,他在实验室接到母亲的电话。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:"小砚,你咋不回家啊?薇薇妈刚才还来问,说你俩是不是闹别扭了......"
"妈,我跟她分了。"陈砚一边调试显微镜,一边说,"我想好好学习,考个好大学。"
母亲沉默了很久,叹了口气:"妈不懂你们年轻人的事,但你想做啥,妈都支持你。别太累了,记得吃年夜饭。"
挂了电话,陈砚看着显微镜下的晶体结构,眼眶有点发热。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面包,就着温水啃了几口,算是年夜饭。窗外传来烟花炸开的声音,绚烂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。
他想起上一世的除夕,他和林薇薇挤在出租屋里,煮了一锅速冻饺子,她抱怨说"连个烟花都看不到",他笑着说"等我以后有本事了,带你去最好的地方看"。那时的誓言多动听,碎的时候就有多响。
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林薇薇发来的信息:"陈砚,新年快乐。我还是想不通,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。"
陈砚看了一眼,把信息删了,然后关机,重新看向显微镜。
有些问题,不需要答案。有些人,不值得回头。
春天来的时候,陈砚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。决赛在京市举行,他第一次踏入这座梦想中的城市。站在清北的校园里,看着那些行色匆匆的学生,抱着厚厚的书本,讨论着他听不懂的前沿课题,心里的渴望像野草一样疯长。
决赛的题目很难,涉及到很多大学的知识点。陈砚沉着应战,把上一世学到的知识和现在的积累结合起来,有条不紊地推导、计算。交卷的时候,他看到监考老师赞许的目光。
成绩出来,他拿了全国一等奖,获得了清北的保送资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