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一 火种

昆仑基地的“歌声”消失后,五年过去了。

在这五年里,换来的安全感,跟死亡没什么两样。“方舟一号”成了一口深埋地下的铁皮棺材,安静得让人发癫。人们走路会下意识踮着脚,说话前先得看一眼头顶的灯,好像那亮光随时会灭掉。基地里以前最热闹的中央广场,现在积的灰能埋住脚脖子。活着,就剩下了吃饭、睡觉、排泄,跟圈养的牲口没区别。

总有人,不愿意就这么烂在牲口圈里。

G-7区,废弃管道层。这里是基地的最底层,又湿又冷。在一间花了三年时间,用最笨的办法从岩石里硬掏出来的密室里,李尚武光着膀子,汗跟水一样往下淌。

三十七岁的李尚武,人如其名,是基地的武器系统专家,也是已故总指挥兼首席工程师李振华的亲传弟子。

这些年,他算是活出了自己名字的样子。跟基地里那些闲得发胖的“幸存者”不同,李尚武身上的每块肌肉都像是用钢筋拧成的。此刻,他正屏着呼吸,手里捏着一把特制的超声波焊枪,枪头对着一块巴掌大的芯片。他要把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量子传导纤维,焊到芯片上一个比针尖还小的接口上。这是个精细活儿,不能出声,也不能手抖。

密室里的空气越来越难闻。臭氧、金属过热的焦味,还有他自己的汗臭,混成一股说不出的味道。

他正在造的这玩意儿,他管它叫“火种”。说白了,就是个一次性的“噪音炸弹”。

所谓“火种”,唯一的用处,就是在启动的一瞬间,搞出一次超高强度的文明指数波动,强度能跟当年他老师点亮的“启明星二号”媲美。然后,它就会立刻自毁,不留任何痕迹。

这事要是让陈卫国知道,他下半辈子就得在禁闭室里待着了。

李尚武忘不了,五年前,陈卫国用“希望之城”的毁灭录像让昆仑基地自废武功的时候,李振华和基地核心团队成员信仰崩塌的样子。他也忘不了,自己亲手往“启明星二号”的反应堆里灌进最后一车铅化水泥时,心里是有多难受。

躲起来当缩头乌龟,那是李振华总指挥一辈子最看不起的活法。

陈卫国保住的是一群会喘气的生物。但李尚武不觉得这么活着的生物,还能叫“人类”。

猎人的枪就在头顶悬着,你不去想怎么能把枪抢过来,反而把自己护着耳朵捂着嘴,等着猎人发善心?没打过猎还没吃过肉吗?肉里可吃不出猎人的慈悲。

“滋……”

在极其轻微的电流声之后,李尚武松了口气。焊好了。

他整个人向后一仰,靠在冰冷的岩壁上,感觉骨头都软了。最难的一步,算是搞定了。

他拿起一罐冷却剂,刚要对着发烫的芯片喷下去,余光忽然扫到了工作台的角落。那儿摆着一台他用废品拼的信号接收器,屏幕上,代表宇宙背景辐射的平直绿线,没来由地冒出了一个很有规律的小鼓包。

李尚武僵住了,然后几乎是本能地扑了过去,一把抓起那台破烂机器,手指飞快地拧动频率旋钮。

这不是他听过的任何一种信号。昆仑基地的信号像哭,方舟一号的信号是停尸房里头的心电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