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就在这时,张小军带着村长王正国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。

“不许卖了!全都给我收起来!”

王正国上来就板着脸呵斥。

张小军跟在后面,得意洋洋地嚷嚷:

“王村长,我举报!她这是投机倒把!是挖社会主义墙角!是违法行为!必须把她抓起来!”

买馒头的村民吓得立刻散开了。

王正国看着我,官威十足:

“陈秀英,你胆子不小啊!敢在村里搞资本主义尾巴!东西没收,人跟我去村委会写检查!”

我看着他俩一唱一和,不怒反笑。

“王村长,你这话就不对了。”

我慢悠悠地说:“我这怎么是投机倒把呢?国家报纸上都说了,现在鼓励个体户经济,支持农民搞活副业,勤劳致富。我这是响应国家号召,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挖墙脚?”

王正国愣住了:“什么报纸?我怎么没听说过?”

“你当然没听说过,你又不看报。”

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,是周博文。

他走了过来,手里还拿着一个吃了一半的馒头,对王正国说:

“王村长,陈大娘说得没错。最新的政策确实放开了,允许个人进行小规模的商品交易。这不叫投机倒把,叫搞活经济。”

周博文是知青,是文化人,他说的话,分量比我重得多。

王正国的脸一阵红一阵白,他没想到我这个农村妇女还懂政策,更没想到周博文会站出来帮我说话。

只能带着张小军,灰溜溜地走了。

一场危机,不仅没打倒我,反而让我的馒头名声大噪。

当天下午,剩下的馒头就被抢购一空。

我捏着手里赚来的毛票,和林晚相视而笑。

这是我们赚到的第一桶金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我们的馒头生意越来越红火。

我和林晚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,甚至还添了新衣服。

而张小军,没了我的接济,又好赌,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。

张建国和刘桂花看着我们,嫉妒得眼睛都红了。

这天,张小军竟然提着两根油条,一脸谄媚地出现在牛棚门口。

“妈,”他挤出难看的笑:

“我……我来看看你。我错了,妈,你原谅我吧,我们还是一家人。”

他想唤醒我的消失母爱。

我看着他,什么话都没说,转身进屋。

张小军以为我有意软化,脸上露出喜色。

下一秒,我拿着一根擀面杖冲了出来,劈头盖脸地朝他打去!

“滚!谁是你妈!”

张小军抱头鼠窜,油条掉在地上,被他自己踩进了泥里。

张小军被赶跑了,但我知道,这个不孝子下次再来,就不会这么“温和”了。

等到他在外面欠了巨款,穷途末路的时候,他会比任何野兽都凶残。

我必须尽快强大起来,武装自己。

我把目光投向了十几里外的县城供销社。

5

去县城的路是这时还是土路。

我背着一筐刚出锅的馒头,走了两个多小时,才到了县供销社门口。

我让林晚在门口看着东西,自己走进了写着“办公室”的门。

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,梳着油头的中年男人正翘着二郎腿喝茶。

他就是供销社的采购主任,吴主任。

“同志,有事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