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

还要让他们,百倍奉还。

第 6 章

天亮了。

泠川市从沉睡中苏醒,新的一天开始了。
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。

但对于我来说,这是战争的第一天。

我没有急着去找贺东,也没有去联系媒体。

我知道,在绝对的资本和舆论优势面前,我空口白牙地去解释“双面三异绣”,只会被当成疯子,换来更深的羞辱。

我需要一个舞台。

一个能让我的针线,替我开口说话的舞台。

我打开电脑,开始搜索泠川市近期所有和手工艺、设计相关的比赛或活动。

大的展会,国际性的赛事,我根本没有资格参加。

我的目光,最终锁定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活动上。

“泠川市第三届‘青年匠人’技艺大赛”。

主办方是市文化馆,一个半官方的清水衙门。

比赛规模很小,奖金也少得可怜,第一名只有五万块。

在网上几乎搜不到什么热度,往届的获奖作品,也大多是些中规中中矩的工艺品。

但就是它了。

它门槛低,不需要什么名气和背景,只要是三十岁以下的青年手艺人都可以报名。

它周期短,从报名到决赛,只有一周时间。

最重要的是,它的决赛,会有一个小规模的线下展览和评选环节,虽然请不来什么大人物,但至少会有一些本地的媒体和手工艺爱好者到场。

这就够了。

我需要的不是一鸣惊人,而是一个支点。

一个能让我撬动绝境的支点。

我立刻下载了报名表,填写了我的个人信息。

在“参赛作品简介”那一栏,我没有写任何高深复杂的名目,只填了三个字——《游鱼图》。

提交了报名表,我做的第二件事,是处理我身上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。

我大学时得过一次国家奖学金,用那笔钱,我买了一台专业的绘图数位板。

它是我曾经的梦想,我以为毕业后,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。

现在,我把它挂在了二手网站上。

我需要钱,买最好的丝线和布料。

云家绣坊的规矩,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用最好的材料,才对得起手里的针,对得起绣出的每一分灵气。

数位板很快就卖掉了,换来了三千块钱。

我拿着这笔钱,去了泠川市最大的丝绸市场。

宏图集团还没来得及,或者说,是不屑于在这么低端的领域对我进行围堵。

我买到了最好的桑蚕丝,最细的真丝面料。

回来的路上,我路过了已经被夷为平地的枕水老街。

“云记绣坊”的牌匾碎成两半,被丢在建筑垃圾堆里。

我走过去,把它捡了起来,用衣服小心地擦去上面的灰尘。

我抱着它,回到了我的出租屋。

这一周,这里就是我的战场。

第 7 章

接下来的七天,我几乎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。

手机关机,拔掉网线。

小小的出租屋里,只有我和我的针线。

还有奶奶的遗像,她就在我对面,静静地看着我。

我没有立刻开始动工。

我先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,静坐,冥想。

我手握“天工”针,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进入“心绣之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