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

边关的风裹着沙砾,刮在赵珩脸上像刀割。他站在城楼之上,看着远处匈奴的营帐连绵十里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粮草虽到,但林副将传递的假军情已让西线折损了三百精兵,士气低迷得很。

“殿下,赵钰那边又来催了,说要按原计划进攻东线。”周明递上一封密信,语气愤愤,“他明知道东线是匈奴的诱敌之计,还逼着我们出兵,分明是想让我们当炮灰!”

赵珩拆开信,上面的字迹张扬跋扈,处处透着“若不从,便以抗命论处”的威胁。他冷笑一声,将信纸揉成一团:“他急着立功,想趁陛下病重抢储君之位,哪管将士死活。”

“那我们怎么办?”周明急道,“再拖下去,李嵩那边指不定又要搞什么鬼。”

赵珩望着城楼下操练的士兵,他们的铠甲上还沾着前几日的血渍,脸上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。他忽然笑了:“拖?我们偏不拖。传令下去,今夜三更,奇袭匈奴西线粮仓。”

周明一愣:“西线?可林副将说……”

“林副将的话,你还信?”赵珩打断他,从怀中掏出块玉佩,“这是清辞让人送来的,说林副将的母亲被李嵩抓了,他是被逼的。”玉佩上刻着个“林”字,边角处有个细微的缺口,“清辞说,见到这个缺口,林副将或许会回头。”

周明接过玉佩,恍然大悟:“难怪殿下前几日故意在林副将面前说‘东线有诈’,原来是做给匈奴看的!”

赵珩点头:“匈奴以为我们会信林副将的假情报,定会在东线设重兵。我们反其道而行,直捣西线粮仓,断了他们的后路。至于林副将……”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,“给他个机会,看他要不要。”

三更时分,月色如墨。赵珩带着五千精兵,趁着风沙漫天,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匈奴西线粮仓外。守粮仓的匈奴士兵正围着篝火喝酒,丝毫没察觉死神已至。

“放箭!”赵珩一声令下,箭矢如雨点般落下,匈奴士兵瞬间倒下一片。他提着长枪冲在最前面,枪尖挑开粮仓的木门,火光“腾”地窜起——里面堆的果然全是粮草,还有几车崭新的弓箭。

就在此时,侧面突然杀出一队匈奴骑兵,为首的竟是林副将!他举着刀冲赵珩砍来,眼中却满是挣扎:“七殿下,对不住了!”

赵珩不闪不避,反手将那枚带缺口的玉佩扔过去:“你母亲在京中安好,清辞已派人护住她!”

林副将的刀在离赵珩咽喉三寸处停住,玉佩“当啷”落在地上,缺口在火光中格外刺眼。他看着那枚玉佩,又看看身后火光冲天的粮仓,突然调转马头,对着匈奴骑兵大喊:“他们是假的!这是陷阱!”

匈奴骑兵顿时乱了阵脚。赵珩趁机下令:“周明,带一半人烧粮仓!剩下的跟我杀!”

厮杀声震彻夜空。林副将提着刀冲在最前面,刀刀砍向匈奴人,像是要把这些日子的憋屈全发泄出来。赵珩看着他的背影,忽然明白了清辞的用意——有些错,只要肯回头,就还来得及。

天快亮时,粮仓已成一片焦土。赵珩带着军队撤回城楼,林副将跪在他面前,双手奉上自己的令牌:“殿下,属下罪该万死,请殿下处置。”

赵珩扶起他:“过去的,就让它过去。从今日起,斥候营归你重新掌管,我要知道匈奴的一举一动。”

林副将眼眶一热,重重叩首:“属下万死不辞!”

城楼上的风依旧凛冽,但赵珩的心却踏实了许多。他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,仿佛看到了清辞在京中为他奔波的身影。他知道,这场仗,不仅是为了守住边关,更是为了守住他们共同期盼的将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