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大嘴男人走得早,她一个寡妇,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和死要面子的心气,把儿子和闺女拉扯大。
在村里,她最怕的就是被人瞧不起。
她争强好胜了一辈子,就想儿女都能找个好人家,让她脸上有光。
可现在倒好,她儿子居然铁了心要娶个寡妇!
这要是成了,村里人背后指不定怎么嚼舌根、看笑话呢!她张大嘴的脸往哪儿搁?
一想到这些,她就气得心口堵得慌,浑身都没劲儿。
她冲着陈立放下狠话:“你趁早死了这条心!只要我还有一口气,你就别想!”
说完,也懒得再看儿子那副赖皮样,扭头就对正在收拾野菜的闺女陈可嚷道:“可儿!去做饭!娘让你哥气得不轻,动弹不了了!”
陈可今年上初二了,学校周日放假,她每周都回家。
等吃完晚饭,她就得背着干粮赶回镇上的学校去住校。
她瞅了瞅她哥那挤眉弄眼、试图让她帮忙说好话的可怜样,又瞅了瞅她娘那黑得像锅底一样的脸色,立刻明智地选择了明哲保身。
她哥是亲哥不假,但她娘的怒火可是实打实的,她可不敢往上撞。
于是陈可假装没看见她哥的眼神,乖乖应了一声:“哎,知道了娘。”就麻溜地钻进灶房生火做饭去了。
等到吃饭的时候,饭桌上的气氛更是僵得能冻死人。
张大嘴沉着脸,扒拉着碗里的糊糊,一言不发。
陈立一会儿看看他娘,一会儿给他妹使眼色,急得抓耳挠腮。
陈可则把头埋得低低的,恨不得把自己缩进碗里去,全程眼观鼻鼻观心,坚决不掺和这母子俩的战争。
她飞快地吃完自己的饭,把碗一放:“娘,哥,我吃好了,得赶紧回学校了,不然该迟到了。”
说完,她像飞快拎起早就收拾好的布书包,溜之大吉了。
-
夕阳西下,张大花骑着自行车,前头横梁上绑着小椅子,坐着昏昏欲睡的小珍珠,后座上驮着宋倩,吱呀吱呀地往城里蹬。
风吹散了白天的燥热。
张大花琢磨了一路,还是开了口:“宋倩啊,今天这事儿…婶子得跟你说声对不住。是我没跟人说清楚,闹得不太愉快。”
她叹了口气,“我看得出来,陈立那小子是对你挺上心的。可他娘那个态度…你也看见了,犟得很,怕是难点头。”
她顿了顿,还是想尽力挽回点媒人的面子,也是真心劝道:“要不…婶子再给你寻摸寻摸别的?肯定找个婆婆好处、家里没这么多啰嗦事的!”
宋倩看着前方道路两旁逐渐亮起的灯火,声音很平静:“张婶,谢谢您。不过,不用再麻烦您介绍了。”
“啊?”张大花一愣,车速都慢了点,“你这意思是…”
“我先和陈立同志相处看看。”宋倩语气里听不出太多情绪,就像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。
张大花虽然惦记那二十块媒人钱,但良心还是过意不去,忍不住提醒:“可他娘那头…”
宋倩似乎笑了笑,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漫:“没事儿。处对象是我们俩的事,先处着看呗。成不成,以后再说。”
见她主意已定,张大花也不好再说什么,只心里嘀咕:这宋倩看着文静,主意倒是正。
等到了张大花家巷口,宋倩抱着迷迷糊糊的小珍珠下了车,道了谢,便推着自行车往自己家走。
回到纺织厂家属院,宋倩先把小珍珠放下,让她去和萍萍在门口玩一会儿,自己赶紧进屋生火做饭。
正淘着米呢,柳青就端着个碗,假装过来借点葱花,实际上一双眼睛亮晶晶的,满是八卦的光芒。
她凑近宋倩,挤眉弄眼地问:“咋样咋样?今天相看得?听说你去相看了?快跟我说说!”
宋倩被她那样子逗笑了,一边切着咸菜一边说:“嗯,是去了。看了四个。”
“四个?!”柳青惊得声音都拔高了,“我的天,张大娘这是把压箱底的都掏出来了?快说说,都啥样的?”
宋倩摇摇头,表情有点无奈:“有两个挺奇葩的,一个开口就让我赶紧生个儿子,另一个都想好我的工资怎么花了。”
“呸!什么玩意儿!”柳青立刻啐了一口。
“还有一个…人看着还行,家里条件也不错,但珍珠不喜欢。”宋倩顿了顿,手上动作慢了下来。
“最后那个,是后陈村的,叫陈立。人…还行吧,有点愣,但心眼不坏。珍珠倒是挺喜欢他,一见面就喊人,还收了人家妹妹给的糖。”
柳青听得入神,忙问:“那你觉得呢?”
宋倩把切好的咸菜拨到碗里,语气平常:“我?就先处着看看吧。主要是…珍珠相中了。”她说着,嘴角微微弯了一下。
柳青瞪大了眼,咂咂嘴:“行啊你倩!为了闺女相看爹?有点意思!那后来呢?他家里啥情况?”
“他娘…不太乐意。”宋倩盖上锅盖,语气依旧平淡,“觉得我是寡妇还带个孩子。”
“啊?那咋办?”
“能咋办?”宋倩拿起抹布擦了擦手,看向窗外正和萍萍蹲在地上数蚂蚁的女儿,目光柔和,“先处着看呗。走一步看一步。”
柳青张了张嘴,本来想劝两句。
这婆婆要是不好处,就算男人再好,嫁过去也是天天闹心,鸡飞狗跳的,这日子可咋过?
可她看着宋倩那平静的侧脸,又瞅了瞅窗外正玩得开心的小珍珠,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。她算是看出来了,宋倩自个儿好像没那么在意婆婆咋样,她更在乎的是闺女喜不喜欢那个未来的爹。
只要闺女相中了,当娘的好像啥困难都能扛。
得,人家自己主意正,她一个外人也不好多嘴。
柳青又跟着闲扯了几句家长里短,看宋倩饭快做好了,便拍拍屁股站起来:“行了,你忙着,我也得回去做饭了,不然又该嚷嚷饿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