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

古陵县的春末带着躁动的暖意,高三教学楼的走廊里挂满了 “距离高考还有 30 天” 的红色标语,风吹过,标语猎猎作响,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战役擂鼓。林舟和丁娅玲的课桌紧挨着窗户,上面堆满了比人还高的习题册,封面上密密麻麻写着 “必刷题”“冲刺卷”“押题密卷”,阳光透过香樟树的缝隙洒下来,在试卷上投下晃动的光斑。

“这道数学压轴题的最后一步,我还是没弄懂。” 丁娅玲揉着发酸的眼睛,指尖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,铅笔芯断了好几次,“解析几何的计算量太大了,总是算错。” 她的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,显然又是熬夜刷题了。

林舟放下手里的英语阅读,接过她的试卷。他的眼下也有淡淡的疲惫,但眼神依旧清亮:“你看,这里可以用参数方程简化运算,设 x=rcosθ,y=rsinθ,代入椭圆方程后会简单很多。” 他拿起笔,在草稿纸上飞快地书写,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格外清晰,“就像我们在菜市场称猪肉,直接拎着称太累,用钩子挂起来就省力 —— 找对方法很重要。”

丁娅玲盯着他写的解题步骤,眼睛渐渐亮起来:“我懂了!原来可以这样转换!你总能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。” 她拿起笔,按照林舟的思路重新演算,嘴角不自觉地扬起。窗外的香樟树沙沙作响,像是在为她加油。

夜深人静时,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。林舟帮丁娅玲泡了杯热牛奶,看着她认真做题的侧脸,灯光在她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。他拿出手机,屏幕上是傅菁露发来的消息:“腾讯用户数突破 4 亿,阿里完成新一轮融资,造梦基金账面收益已达 30%。” 简单的一行字,却让他心里涌起一股力量。

“傅阿姨说基金收益不错。” 林舟轻声说,“等我们考完试,去夏海庆祝一下。”

丁娅玲抬起头,眼里闪着星光:“真的?那我们可以去看外滩的夜景了?”

“当然。” 林舟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,“还要去迪士尼,去吃你想吃的生煎包。” 他看着女孩脸上的笑容,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。

偶尔他们会跑到操场散步,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丁娅玲会数着天上的星星,说哪颗是属于他们的;林舟则会给她讲未来的规划,讲启航居的扩张,讲造梦基金投资的那些互联网公司,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。

“不管考得怎么样,我们都要在一起。” 丁娅玲突然停下脚步,认真地看着林舟的眼睛,“就算没考上水木,我们也去同一座城市,一起奋斗。”

林舟握紧她的手,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:“一定会考上的。我们还要在未名湖边读书,在香樟树下许愿,把所有的梦想都实现。”

距离高考还有 15 天时,一个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备考的平静。那天下午,林舟正在给丁娅玲讲解物理错题,突然听到教室门口传来一阵骚动。他抬头望去,只见苏晴挽着一个男人的手臂站在门口,脸上带着炫耀的笑容。

男人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,身姿挺拔,五官俊朗,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,看起来温文尔雅。他大约二十五六岁,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和自信,眼神扫过教室时,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审视。

“这是我男朋友,陈景明。” 苏晴故意提高声音,让全班都能听见,“刚从美国回来,现在是华东大学的副教授,以前在华尔街做金融顾问。” 她特意强调 “华尔街” 三个字,眼神挑衅地看向林舟。

陈景明微笑着点头,声音温和动听:“同学们好,我来接苏晴放学。” 他的目光落在林舟身上时,微微顿了一下,像是有些意外。

林舟心里咯噔一下。这个男人给他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,那种笑容虽然温和,眼底却藏着精明和算计,尤其是看他的眼神,带着一种猎人发现猎物的锐利。

下课后,陈景明特意在走廊等林舟。他靠在栏杆上,指尖夹着支未点燃的香烟,姿态随意却气场逼人:“林同学,耽误几分钟?听说你对互联网投资很有见解。”

林舟停下脚步,丁娅玲紧张地抓着他的衣袖。他拍了拍女孩的手背,示意她先回教室,自己则走到陈景明面前:“陈教授有事?”

“别叫我教授,显得生分。” 陈景明轻笑一声,弹了弹烟灰,“傅菁露的造梦基金,你是实际操盘手吧?腾讯、阿里那几笔投资,眼光很毒,有点华尔街的味道。”

林舟挑眉:“陈教授在华尔街待过,应该更清楚风口轮换快,能不能站稳还得看根基。”

“根基?” 陈景明眼里闪过一丝兴味,身体微微前倾,“林同学觉得自己的根基扎在哪里?是傅菁露的资本,还是……” 他故意停顿,目光扫过教学楼,“古陵县这点人脉?”

“根基扎在自己脚下。” 林舟语气平静,“陈教授放弃华尔街高薪回国当副教授,想必也有自己的根基要扎吧?”

陈景明的笑容淡了几分,指尖用力捏了捏香烟:“有意思。现在的高中生都像你这样,满嘴资本论?”

“谈不上资本论。” 林舟直视着他的眼睛,“只是觉得,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投资,都得懂规则 —— 明面上的规则,和台面下的。”

这句话像针尖刺中了要害,陈景明的眼神瞬间冷下来:“林同学对规则很熟?”

“谈不上熟。” 林舟嘴角勾起一抹浅笑,“但知道哪些规则碰不得,哪些规则能变通。就像下棋,得看清楚棋盘再落子,不然容易满盘皆输。”

陈景明突然笑了,这次是真的笑,带着几分欣赏又几分警惕:“你比我想象的有趣。高考后有兴趣聊聊吗?我认识些部委的朋友,或许能给你指条明路。”

“谢谢好意。” 林舟摇头,“我的路想自己走。倒是陈教授刚回国,该多了解下国内行情,免得水土不服。”

“放心,我学得很快。” 陈景明盯着他的眼睛,“尤其是对有威胁的对手,学得更快。”

林舟转身要走,陈景明突然在身后说:“对了,听说教育局最近在查高考报名资格?林同学可得当心,别在最后关头出岔子。”

林舟脚步一顿,没有回头:“多谢提醒,我相信规则是保护守规则的人的。”

看着林舟走进教室的背影,陈景明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。他拿出手机拨通电话:“张叔,这林舟不简单,得加点料。”

电话那头传来张远山的声音:“景明你尽管放手,需要什么尽管开口。”

挂了电话,陈景明看着教室窗户里林舟的身影,眼神阴鸷。这个高中生给他的感觉太危险,像头藏在暗处的狼,看似稚嫩却獠牙锋利。他喜欢这种棋逢对手的感觉,但更习惯做那个赢到最后的人。

教室里,丁娅玲焦急地问:“他跟你说什么了?”

“没什么。” 林舟安慰道,“问了些学习上的事。” 他翻开习题册,却怎么也看不进去。陈景明最后那句话明显是威胁,看来教育局复查报名资格的事,就是这只狐狸搞的鬼。

果然,第二天班主任就找林舟谈话,说有人举报他户籍不符,教育局要重新核查。虽然最后证明是诬告,但折腾了两天,还是耽误了不少复习时间。

“肯定是陈景明干的!” 丁娅玲气得眼圈发红,“他就是想干扰你高考!”

林舟握紧拳头,指节发白:“他还会有动作的。这个人比张磊、赵伟难对付得多,他懂规则,更会利用规则。”

晚上,林舟给傅菁露打电话:“陈景明在查造梦基金的底细,你那边小心点。”

“放心,我早有准备。” 傅菁露的声音带着冷意,“他想通过张部长的关系插手基金,没那么容易。倒是你,高考前别分心,这边有我。”

挂了电话,林舟站在窗前,看着远处县政府大楼的灯光。那里不仅有张远山,现在又多了个陈景明,像两只虎视眈眈的狼,盯着他这块肥肉。

但他不会退缩。书桌上的水木大学招生简章被月光照亮,旁边放着丁娅玲送他的香樟叶标本。他深吸一口气,重新拿起笔。还有 15 天,只要熬过高考,他就能带着丁娅玲离开这里,去更广阔的天地。

而陈景明在苏晴家吃饭时,正慢条斯理地用刀叉切着牛排:“张叔放心,林舟掀不起大浪。高考只是第一关,就算他考上水木,我也能让他明白,没有背景寸步难行。”

苏晴父亲谄媚地笑着:“还是景明你有办法,那小子太狂了。”

陈景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眼里却藏着更大的野心。他要的不只是打压林舟,更是要借这件事向张部长证明自己的能力,为将来进入权力核心铺路。至于林舟,不过是他棋盘上一颗有价值的棋子。

夜色渐深,古陵县的灯光次第熄灭,只有高三教学楼还亮着成片的灯火。林舟在习题册上写下 “坚持” 两个字,笔尖用力划破纸张。这场无声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