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

夏海市的深秋总带着黄浦江的湿润水汽,傅菁露临江办公室的落地窗外,货轮鸣着悠长的汽笛缓缓驶过,将粼粼波光洒在地板上,像铺了一层流动的碎金。她指尖夹着支细长的女士香烟,烟雾在阳光里轻轻盘旋,目光落在茶几上那份厚厚的投资报告上,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。

报告首页用烫金字体印着 “造梦基金” 四个字,这是她和林舟上周刚敲定的新名称,取代了之前冷冰冰的 “恒通二号股权投资基金”。傅菁露指尖划过这行字,心里涌起一股奇妙的感觉 —— 活了三十多年,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和 “造梦” 这种浪漫的词扯上关系,更没想过合伙人会是个还在备战高考的高中生。

“傅总,腾讯那边的增资协议签好了。” 助理推门进来,声音难掩兴奋,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,“他们 CEO 马化腾特意让我带话,说没想到内陆基金能这么有眼光,早在他们用户数突破 3 亿时就果断加仓。”

傅菁露拿起协议,看着上面 “追加投资 1000 万,持股比例升至 5%” 的条款,想起三个月前投资总监张经理的极力反对:“傅总,这公司就是个聊天软件,年轻人瞎玩的东西,哪值这么多钱?不如投房地产稳当。” 当时她力排众议拍板时,心里多少还有些忐忑,毕竟在 2003 年的中国,互联网还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新鲜玩意儿。

可现在,看着腾讯每个季度都在翻倍增长的用户数据,看着后台实时更新的股价曲线,傅菁露不得不佩服林舟那超越年龄的眼光。这孩子第一次在古陵别墅和她聊投资时,就笃定地说:“即时通讯会改变中国人的社交方式,腾讯的 QQ 将来会像水电一样普及,我们现在投进去,十年后至少翻十倍。”

“阿里的天使轮资金也到账了。” 助理递过来另一份文件,“马云总说下周要亲自来夏海拜访您,说您是第一个相信‘网上能卖东西’的投资人。”

傅菁露轻笑出声。想起第一次看阿里巴巴的商业计划书时,她差点被 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 这句话逗笑 —— 在 2003 年的中国,大家连信用卡都很少用,谁会相信在网上能买到衣服鞋子?可林舟在电话里语气坚定:“傅阿姨,这是未来的趋势,现在不投,将来会后悔一辈子。就投 500 万,占 10% 股份,您信我。”

她最终信了。现在看来,这 500 万可能是她这辈子最划算的投资。淘宝上线仅半年,注册用户就突破了百万,虽然还在亏损,但那种指数级增长的势头,让见惯了商海沉浮的傅菁露都感到震撼。

办公室的香薰机释放着淡淡的雪松香气,傅菁露靠在真皮沙发上,看着茶几上摊开的投资组合表,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。表格上整整齐齐列着十几家公司的名字:

互联网领域:除了腾讯和阿里,还在林舟的建议下投了做搜索引擎的百度,占股 3%;投了刚成立的社交网站 “校内网”(后来的人人网),成为最大天使投资人;甚至给深圳一家叫 “腾讯科技” 的公司投了研发资金,支持他们做一款叫 “微信” 的即时通讯软件。

新能源领域:重仓了夏海本地的锂电池生产企业,这家公司后来成了比亚迪的核心供应商;还参股了一家做太阳能光伏板的初创公司,林舟说 “清洁能源会是未来十年的风口”。

手机行业:最冒险的一笔投资是给深圳华为投了 2000 万,当时华为还在做通信设备,刚决定转型做手机,很多投资人都不看好,林舟却坚持 “中国人迟早会用上自己的智能手机”。

这些投资在当时看来都带着点 “异想天开”,连最资深的投资总监张经理都私下说 “傅总被那个高中生灌了迷魂汤”。可现在,看着这些公司一个个崭露头角,傅菁露心里比谁都清楚,自己抓住的是怎样的时代机遇。

“傅总,张经理带着最新的测算报告来了。” 助理轻声提醒。

傅菁露坐直身体,看着张经理满脸通红地走进来,手里挥舞着一份文件:“傅总!奇迹!简直是奇迹!” 老经理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,“我们做了模型测算,按当前增速,不出十年,腾讯和阿里的股份至少能翻十倍!加上百度、华为和新能源公司的收益,整个基金的回报率可能超过十五倍!”

“十五倍?” 助理惊呼出声,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出来。5000 万的初始资金,十五倍就是 7.5 亿!在 2003 年的夏海,这足够买下半条街的商铺。

傅菁露接过测算报告,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曲线,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。她想起十八岁在电子厂流水线的日子,每天站十二个小时,工资只有三百块;想起继承遗产时被前夫家人围堵谩骂,说她 “克夫骗财”;想起和高官儿子纠缠时,整夜整夜地失眠,怕孩子被抢走,怕自己随时会一无所有。

这些年她像个背着黄金在钢丝上行走的人,手里的钱越多,心里的安全感越少。她买奢侈品包,开豪车,住别墅,不过是想用物质武装自己,对抗内心的恐慌。可现在,看着这份投资报告,她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踏实 —— 这种安全感不是男人给的,不是婚姻带来的,而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勇气挣来的。

“林舟这孩子……” 傅菁露喃喃自语,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。她想起那个穿着校服的少年,在古陵冬夜的阳台上,眼神清亮地和她谈互联网趋势,谈新能源未来,谈青年公寓的运营细节。他身上有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笃定,像一束光,照亮了她习惯了黑暗的世界。

“傅总,林先生刚发来消息。” 助理递过手机,“他说古陵一摸成绩出来了,他和丁小姐都进了年级前二十,正在准备水木的自主招生材料。还说晚上学习间隙会看我们寄过去的行业报告。”

傅菁露看着手机屏幕上林舟发来的笑脸表情,忍不住笑了。一个高三学生,白天要备战高考,晚上还要研究行业报告指导投资,这事儿说出去谁信?可偏偏就是这个少年,用他未卜先知的眼光,为她搭建起了一道抵御风险的城墙。

“把最新的行业数据整理好,特快专递寄给林舟。” 傅菁露合上报告,语气轻快,“再给他和丁小姐各寄一套最新的复习资料,就说是‘造梦基金’的福利。”

助理笑着应下,转身时听到傅总轻声说:“告诉张经理,按林舟之前的建议,把百度的持股比例再提高两个点,还有那个做手机操作系统的小公司,让技术部重点评估。”
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透过落地窗洒满办公室,将傅菁露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她走到酒柜前,给自己倒了杯红酒,轻轻晃动着杯中的猩红液体,看着窗外的江景。远处的东方明珠塔亮起了灯光,像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夜色里。

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儿子托马斯发来的照片。小男孩在纽约的雪地里堆了个歪歪扭扭的雪人,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。傅菁露用指尖轻轻抚摸着照片里儿子的笑脸,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。

她知道,这场始于古陵冬夜的合作,不仅改变了林舟的命运,也重塑了她的人生。商海浮沉多年,她终于明白,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依附于谁,而是认清趋势的智慧,是相信未来的勇气,是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,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力量。

而此刻的古陵县,林舟正坐在书桌前,台灯下摊着两份文件 —— 左边是水木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,右边是傅菁露寄来的互联网行业报告。丁娅玲趴在旁边的桌子上,借着他的灯光写作文,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,和窗外香樟树的摇曳声交织在一起,格外安心。

“腾讯的用户数又涨了。” 林舟用笔圈出报告里的数据,“傅阿姨说我们的投资十年能翻十倍。”

丁娅玲抬起头,眼睛亮得像星子:“那我们是不是就能在水木门口买带院子的房子了?”

“不止。” 林舟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,“还能给你建个书房,摆满你喜欢的书,再种一院子的栀子花。”

女孩低下头,脸颊红扑扑的,笔尖在作文纸上写下:“我的梦想是和喜欢的人,在有花香的院子里,一起看遍世间风景……”

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进来,照亮了书桌上 “造梦基金” 的投资报告,也照亮了两个年轻人眼里的憧憬。他们或许还不知道,这场跨越千里的合作,不仅正在创造惊人的财富,更在悄然改变着彼此的命运,让漂泊的灵魂找到归宿,让青涩的梦想落地生根。在这个深秋的夜晚,商海的浪潮与青春的憧憬在时空中交汇,共同编织着一个关于未来的美好梦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