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章从昨天发布就一直审核不过,最后被迫直接删了五百多字,心碎了宝宝们。
分割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自那次深夜的亲密之后,小家里的空气似乎悄然发生了变化。
一种难以言喻的、微妙的张力弥漫在两人之间,不再是纯粹的冰冷和疏离,掺杂了欲望、尴尬,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流。
孟国风依旧早出晚归,但回家的时间似乎更固定了些。
夜里,他不再总是立刻背对林琳睡去,有时会平躺着,手臂偶尔会“不经意”地碰到她的。
黑暗中,彼此的呼吸声清晰可闻,任何一点细微的动静都被无限放大。
林琳能感觉到他目光的变化。
以前他看她,多是审视和责任,现在偶尔会多一丝男人看女人的、带着温度的关注。
他会注意到她换了一件稍微合身点的旧衣服,虽然不会说什么,但目光会多停留一秒。
吃饭时,如果她因为照顾孩子吃得晚了,他会默不作声地把留给她的菜拨到炉子边温着。
身体的距离一旦打破,似乎就很难再完全回到从前。
一天夜里,孩子突然毫无征兆地发起了高烧,小脸烧得通红,哭闹不止。林琳吓得魂飞魄散,抱着孩子手足无措,孟国风被惊醒,一摸孩子的额头,脸色立刻沉了下来。
“去医院!”他当机立断,立刻穿衣起床。
深更半夜,吉普车再次冲向医院。
急诊室的医生诊断是急性幼儿急疹,需要挂水观察。
孟国风跑前跑后,办理手续,拿药,脸色紧绷,但动作有条不紊。
林琳抱着哭闹的孩子,心疼得直掉眼泪。
扎针的时候,孩子哭得撕心裂肺,小小的身子拼命挣扎。
孟国风上前,用他有力的大手稳稳地固定住孩子的胳膊和腿,眉头紧锁,看着针头扎进细小的血管,额角青筋隐隐跳动。
林琳看着他专注而紧绷的侧脸,看着他因为用力而微微鼓起的臂肌,一种奇异的依赖感和安心感油然而生,在这个举目无亲的陌生之地,他是她和孩子唯一的依靠。
那一夜,两人都在医院守着。
后半夜,孩子终于退烧睡去。孟国风让林琳在旁边的空病床上休息,自己则坐在椅子上,守着儿子。
昏暗的灯光下,他高大的身影显得有些疲惫,却依旧挺拔。
林琳其实没睡着,偷偷看着他。
看到他偶尔伸手探探孩子的额头,动作轻柔,眼神里是她从未见过的担忧和温柔。
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。
天快亮时,她起身,轻声说:“我守着吧,你眯一会儿。”
孟国风抬起头,眼底有血丝,却摇摇头:“不用,快天亮了。”
两人并排坐在床边,看着熟睡的孩子。
寂静的病房里,只有彼此轻微的呼吸声。
“谢谢。”林琳忽然低声说。
孟国风侧头看了她一眼,似乎有些意外,随即又转回头,看着孩子,淡淡地“嗯”了一声。
但那一刻,空气中流淌着一种无声的默契和理解。
经过这次孩子生病,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又近了一层。
孟国风在家时会更多地抱孩子,逗他玩,虽然动作依旧有些僵硬,但眼神里的喜爱是真实的。
有时林琳在做饭或洗衣服,他会抱着孩子在一旁看着,偶尔说一两句关于孩子的话。
“这小子,劲儿挺大。”
“像你,饿了就急吼吼的。”
这些平淡的话语,却让这个小家终于有了一点寻常夫妻过日子的烟火气。
林琳也逐渐放松下来,偶尔会跟他聊几句孩子白天的趣事。
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时刻紧绷着,算计着,偶尔也会流露出属于她这个年纪的、真实的柔软和笑意。
身体上的接触也变得更加自然。
递东西时指尖的轻微碰触,夜里翻身时无意的肢体交叠,甚至有一次,她够不着晾衣绳高处,孟国风从身后帮她挂上去,他的胸膛几乎贴着她的后背,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发顶,两人都僵了一下,却没有立刻分开。
一种暧昧的、缓慢升温的暖流,在两人之间悄然涌动。
然而,这种平静而微妙的升温,很快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。
一天晚上,孟国风回来,脸色有些凝重。吃过晚饭,他看着在炕上咿呀学语的儿子,沉默了片刻,才开口:“下个星期,我爸和我妈...要过来一趟。”
林琳正收拾碗筷的手猛地一僵,碗碟差点脱手。她抬起头,脸上血色褪尽:“来看孩子?”
“嗯。”孟国风点点头,目光复杂,“主要是看看建军,你...准备一下。”
准备?准备什么?林琳的心瞬间被巨大的紧张和不安攫住。
孟局长和周淑贞,这两个只在传闻和短暂交锋中存在过的大人物,真的要来了?他们来看孙子是天经地义,但对她这个儿媳呢?是审视?是认可?还是...最终的审判?
接下来的几天,林琳是在极度焦虑中度过的。
她拼命地打扫卫生,将本就简陋的小屋收拾得一尘不染。
她把孩子所有的衣物都拆洗了一遍,把自己最好的一件衣服改了又改,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体面些。
她甚至偷偷练习了无数遍见到公婆时该说什么,该怎么做。
孟国风将她的不安看在眼里,破天荒地安慰了一句:“不用太紧张,他们主要是看孩子。”
话虽如此,但他自己似乎也绷着一根弦。
约定的日子终于到了。
那天,林琳一早起来,心神不宁,给孩子穿上最新最干净的小衣服,自己也收拾得整整齐齐,然后便抱着孩子,坐在屋里,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。
上午十点左右,门外传来了吉普车的声音。
林琳的心脏猛地一跳,几乎要跳出胸腔,她深吸一口气,抱着孩子站起身。
门被推开,孟国风率先走了进来,身后跟着两位老人。
孟卫东局长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面容严肃,不怒自威,目光如鹰隼般锐利,一进门就扫视了一圈屋子,最后落在林琳和她怀里的孩子身上。
周淑贞依旧穿着得体,围着丝巾,表情冷静,但眼神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刻,明显柔和了许多,带着探究和期待。
“爸,妈,你们来了。”孟国风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一些。
“伯父,伯母...您们好。”林琳紧张得声音发颤,下意识地鞠了个躬,差点忘了改口。
孟卫东从鼻子里“嗯”了一声,算是回应,目光依旧停留在孩子身上。
周淑贞则走上前几步,脸上挤出一个还算温和的笑容:“这就是建军吧?快让我看看。”她伸出手,很自然地从林琳怀里接过了孩子。
孩子似乎不怕生,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周淑贞,嘴里咿呀了一声。
“哎哟,看看这小模样,跟国风小时候真像!”周淑贞的脸上瞬间露出了真切的笑容,逗弄着孩子,“叫奶奶,叫奶奶~”
林琳局促地站在一旁,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,像个等待检阅的士兵。
孟卫东也走了过来,看着孙子,严肃的脸上似乎也缓和了一丝线条,但他没有像周淑贞那样去逗弄,只是看着,然后目光转向林琳,带着审视:“孩子平时闹不闹?好带吗?”
“还...还好,挺乖的。”林琳连忙回答,声音依旧紧张。
“嗯。”孟卫东又打量了一下屋子,目光在那些简陋的家具上扫过,没再说什么。
孟国风招呼父母坐下。
周淑贞抱着孩子坐在炕沿,爱不释手,问着孩子平时吃什么,睡多久,长了多少牙。
林琳一一小心地回答着,语气恭敬。
孟卫东则和孟国风坐在桌边,聊着些部队和工作上的事,但显然也有些心不在焉,注意力时不时被孙子吸引过去。
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。
周淑贞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,对林琳只是例行公事般的问话。
孟卫东更是几乎不怎么看林琳,仿佛她只是一个照顾孩子的背景板。
林琳心里明白,他们来看的是孟家的孙子,而不是她这个儿媳。
她小心翼翼地端茶倒水,拿出早就准备好的、舍不得吃的苹果洗了削皮递过去。
中午,林琳使出浑身解数,做了一顿还算丰盛的饭菜。
吃饭时,周淑贞终于将孩子交还给林琳,但目光依旧跟着孙子转。
“孩子养得不错。”周淑贞吃了一口菜,淡淡地评价了一句,算是难得的肯定。
林琳受宠若惊,连忙低下头:“应该的。”
孟卫东没对饭菜发表意见,只是对孟国风说:“工作再忙,家里也要顾好。孩子是大事。”
“我知道,爸。”孟国风点头。
一顿饭在一种表面平静、实则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结束。
饭后,周淑贞又抱了一会儿孩子,直到孩子困了,才依依不舍地放下。
她和孟卫东低声交换了几句意见,然后周淑贞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,塞进孩子的襁褓里。
“给孩子买点吃的用的。”她的语气依旧平淡,但动作没有犹豫。
孟卫东也站起身,看了看孩子,又看了一眼孟国风,最后目光极快地扫过林琳,说了句:“行了,看过了,我们也该走了。”
来得突然,走得也干脆。
孟国风送父母出去。吉普车的声音渐渐远去。
林琳抱着熟睡的孩子,独自站在突然安静下来的屋子里,看着桌上留下的红包,心里五味杂陈。
没有认可,没有亲近,但也没有刁难和羞辱。
一种保持着距离的、基于孩子而产生的、极其有限的接纳。
这或许,已经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结果了?
她走到窗边,看着吉普车消失的方向,轻轻吁出了一口气。
背后的衣衫,早已被紧张的冷汗浸湿。
这场无声的考验,暂时通过了,但未来的路,依旧漫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