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“撤退!快撤!”

“妈的,别挤!后面跟不上了!”

“军部的人呢?团长在哪?谁来指挥?!”

恐慌,如同病毒,在一瞬间就吞噬了整条战线。

所谓的“转移”命令,下达到基层后,不到半个小时,就彻底演变成了一场毫无秩序的大逃亡。

指挥系统,在全线崩溃的压力下,瞬间瘫痪。

建制被打散,将不知兵,兵不知将。成千上万的士兵,像没头的苍蝇一样,汇成一股股灰色的人流,漫无目的地朝着西边——南京的方向涌去。

李云昭刚刚组建的“一连”,在这股巨大的溃败洪流面前,就像投入山洪的一块小石子,瞬间就被冲得七零八落。

他和王大山、刘飞几个人,拼尽全力,也只勉强收拢了不到二十个弟兄。更多的人,在混乱中被人群冲散,不知所踪。

“连长!营长在那边!”刘飞眼尖,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努力维持秩序的身影。

李云昭带着人,逆着人流,艰难地挤了过去。

营长陈叔同的情况比他们更糟。他胳膊上的伤口因为奔跑而再次裂开,鲜血染红了半边军装。他身边,只剩下最后两名警卫员,正声嘶力竭地试图拦住溃兵,却无济于事。

“营长!”李云昭挤到他身边。

陈叔同看到李云昭,和他身边那十几个还算完整的士兵,灰败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微光。

“李云昭……你的人还在,好,很好……”他喘着粗气,脸上满是痛苦和不甘,“完了,全完了。我们守了两个月,死了那么弟兄,最后……”

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,不忍再看这片混乱的景象。

“营长,我们现在怎么办?去哪集结?”李云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。

“集结?”陈叔同惨笑一声,“你看现在这个样子,还怎么集结?能跑出去一个算一个吧。”

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李云昭,仿佛要将这个年轻人的样子刻在心里。他抓住李云昭的肩膀,用尽全身力气,下达了他作为营长的最后一个命令:

“听着,李云昭!别管我,也别管什么建制了!活下去!带着你的人,活下去!”

“向西!去南京!军委会的大员们都在那里,到了南京,我们就有机会重建部队!快走!”

说完,他猛地推了李云昭一把,自己则带着警卫员,被另一股溃兵洪流裹挟着,冲向了另一个方向,很快就消失在了人海之中。

李云昭和他身边仅存的这十几名弟兄,被遗弃在了原地。

他们站在一个岔路口。

西边,是一条宽阔的大路,成千上万的溃兵正像逃难的蚂蚁一样,密密麻麻地向着南京的方向涌去。路面上,丢弃的武器、钢盔、军毯,到处都是。

北边,是一条崎岖的乡间小路,蜿-蜒着伸向远方层峦叠嶂的群山。那条路上,空无一人,寂静得可怕。

“连长,走吧!再不走,鬼子就追上来了!”王大山焦急地催促道,“营长说了,去南京!”

学生兵刘飞也拿出了一张简陋的地图,指着西边说道:“连长,地图上看,顺着这条大路一直走,渡过苏州河,就是去南京最近的路。我们应该跟着大部队。”

所有人的目光,都集中在了李云昭的身上。

李云昭没有说话。

他的目光,越过西边那片混乱的人海,望向了更远的天空。

在那里,几架日军的九七式侦察机,正像秃鹫一样,不紧不慢地盘旋着。

他的脑海里,一个词如同烙铁般浮现出来——南京大屠杀。

去南京?

那不是去集结,那是去奔丧!是自己走进那座人间地狱,成为三十万冤魂中的一个!

不。

绝不!

他摊开刘飞手中的地图,手指在上面划过,最终,重重地点在了北边那片连绵的群山之上。

“我们不向西。”他的声音不大,但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。

“我们向北。”

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
“向北?”王大山瞪大了眼睛,第一个表示反对,“连长,你没搞错吧?北边全是山,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!天知道通到哪儿!万一进了死胡同,让鬼子堵在山里,我们就全完了!”

“是啊连长,”刘飞也急了,“脱离大部队,我们就成了孤军了!没有补给,没有援兵,怎么活下去?”

李云昭看着他们,他知道,他无法解释自己脑子里那些超越这个时代的历史记忆。

他只能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,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
“你们抬头看。”他指了指西边的天空。

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看到了那几架盘旋的日军飞机。

“再听。”李云昭侧耳。

隐约间,一阵阵引擎的轰鸣声,正从东边的地平线传来,越来越近。

“鬼子不是傻子,”李云昭的声音冰冷得像一块铁,“这么大一支溃兵,都往一条路上跑,像赶鸭子一样。换做是你,你会怎么办?”

王大山的脸色,瞬间变了。

他是个老兵,他瞬间就明白了李云昭的意思。

就在这时,仿佛是为了印证李云昭的话。

西边的大路上,突然响起了凄厉的惨叫和密集的机枪扫射声!

日军的追击部队,到了!

几辆挎斗摩托车和卡车满载着日军士兵,如同一群嗜血的饿狼,凶狠地撞进了溃兵的人堆里。车载的机枪,正肆无忌惮地喷吐着火舌,将成片成片毫无反抗能力的溃兵扫倒在地。

一时间,血肉横飞,惨叫震天。

那条通往南京的大路,瞬间变成了一条通往地狱的血路。

王大山和刘飞等人看得浑身冰凉,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。

他们这才明白,李云昭的选择,是何等的正确。

他们躲在路边的树林里,大气都不敢出,眼睁睁地看着这场单方面的屠杀。

李云昭的眼神,却越过那些肆意扫射的日军士兵,紧紧锁定住了追击部队的行为模式。

他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。

大部分日军士兵如狼似虎,只顾着追杀和驱赶。

但有几辆装甲车和一些军官模样的日军,行动却极有目的性。

他们会短暂停留,系统性地检查那些看起来像军官的尸体,甚至会抓捕一些溃兵进行简单的甄别。

这不是一场纯粹的追击。

更像是一次……搜索。

李云昭的心猛地一沉。

他们在找什么?或者说……在找谁?

他脑海里瞬间闪回了自己之前的战斗:那个被“土制枪榴弹”端掉的掷弹筒小组,那辆被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烧毁的坦克……这些不符合这个时代常规的战术,必然会引起日军指挥官的高度警惕。

一个冰冷的结论在他心中形成:之前那个被他打痛、打蒙的日军指挥官,很可能已经将他——这个“幽灵”般的对手——锁定为了一个必须清除的高价值目标。

他没有看到那个指挥官的脸,但他能清晰地“感觉”到,在对面那支追击部队里,有一双冰冷的眼睛,正透过混乱的战场,试图找出他的痕迹。那是一种芒刺在背的、被猛兽盯上的危险直觉。

此时,在追击部队的一辆九五式装甲车上,佐藤健司正举着望远镜,面无表情地扫视着溃兵。

“报告少尉阁下,抓到一名俘虏,自称是支那军第十八军的军士。”

“带过来。”

佐藤健司放下望远-镜,看着那个瑟瑟发抖的俘虏,用生硬的中文问道:“你们的部队,之前有没有一个很会打仗的指挥官?他用过……火焰瓶?”

那名俘虏一脸茫然。

佐藤健司失望地挥了挥手,示意士兵将他带走。他再次举起望远镜,眼神变得更加锐利和偏执。

他不相信,那个狡猾的对手,会像这些绵羊一样,消失在溃败的洪流中。

他一定就在某个角落,像一头孤狼,注视着这一切。

而他,佐藤健司,就是最好的猎手。

李云昭收回目光,不再有丝毫犹豫。

“走!向北!”他低吼一声,率先钻进了通往北方山林的小路。

王大山和刘飞等人,再无异议,紧紧地跟了上去。

从踏上这条小路开始,他们就与国军主力彻底失去了联系。在国民政府的作战序列里,他们这支小小的队伍,很快就会变成阵亡名单上,一串毫不起眼的冰冷数字。

他们,成了一支真正的孤军。

一支失联的孤狼。

李云昭回头,最后看了一眼那片正在燃烧和流血的土地,然后毅然决然地转过身,望向北方那片茫茫无际、前途未卜的群山。

那里,有他唯一的一线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