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

太行山脉。

太阳还没升起,饥饿就先一步唤醒了所有人。

潮湿的晨雾里,弥漫着泥土和腐叶的气息。李云昭靠在一棵松树下,嘴唇干裂,胃里火辣辣的。

他和他身边这十几名残兵,已经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。他们像一群被逐出狼群的孤狼,在这片陌生的、危机四伏的山林里,艰难地寻求着生机。

“连长,水不多了。昨晚打到的那只兔子……也吃完了。”学生兵刘飞的声音里透着一丝虚弱。

李云昭点了点头,没有说话。他知道情况有多糟。

他凭借自己过去作为“户外生存爱好者”时学到的有限知识,带领大家找到了几个能吃的野果,但对于十几个精壮汉子来说,那点东西连塞牙缝都不够。

昨天,一个士兵甚至因为误食了一种有毒的红色浆果,上吐下泻,现在还躺在地上哼哼。

士气,已经跌至冰点。

“连长!找到了!看我找到了什么!”

一个叫赵四的老兵,突然兴奋地从一片灌木丛后钻了出来,手里高高举着一只灰色的野兔,兔子的脖子已经被扭断了。

所有人的眼睛,瞬间都亮了,喉头不自觉地耸动了一下。

王大山一个箭步冲了过去,一把夺过兔子,入手却觉得分量不对。他伸手往赵四怀里一掏,竟然又掏出了一只更大更肥的。

王大山的脸色瞬间就变了。

“好啊你个赵四!”他一把揪住赵四的衣领,刀疤脸上的肌肉因为愤怒而扭曲,“老子让你出去找食,你他娘的敢跟老子藏私?!”

“我……我没有……”赵四吓得浑身发抖,语无伦次。

“没有?!”王大山举起那只更大的兔子,吼声如同炸雷,“那这是什么?啊?!弟兄们都饿着肚子,你他娘的想自己开小灶?!老子今天就执行军法,毙了你个狗日的!”

说着,他当真拔出了腰间的毛瑟手枪。

赵四“噗通”一声跪了下来,抱着王大山的大腿,哭喊起来:“排副,我错了!我就是饿急了啊!当兵不就是为了吃粮吗?现在连粮都吃不上,弟兄们一个个都快饿死了……我还不如死了算了!”

他这一哭,仿佛点燃了火药桶。其他几个士兵虽然没说话,但眼神里却流露出一丝同情和共鸣。

李云昭走了过来,面无表情。

“放开他。”他对王大山说。

王大山一愣,但还是松开了手。

李云昭没有去看赵四,而是环视了一圈所有人,从自己干瘪的口袋里,掏出了最后半块美制压缩饼干。这是他最后的应急口粮,一直没舍得吃。

他没有独吞,而是将饼干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块干净的石头上,用刺刀,精准地分成了十几块,每一块都只有指甲盖那么大。

他拿起第一块,递给了那个正因中毒而呻吟的伤员。然后是其他伤员,再然后是王大山、刘飞……最后,他拿起剩下的一小块,走到了还跪在地上的赵四面前。

“起来,吃了它。”

赵四抬起头,满脸泪痕,看着李云昭递过来的饼干,嘴唇颤抖着,说不出话来。

李云昭将饼干塞进他手里,然后直起身,面对所有人。

“我知道大家饿,我也饿。但是,”他的声音不大,却异常清晰,“从我们决定不去南京,走进这片大山开始,我们就不是一群散兵游勇了!”

“我,是你们的连长。你们,是我的兵!一支军队,就要有军队的规矩!”

“今天,我立三个规矩,谁要是犯了,别怪我李云昭翻脸不认人!”

“第一!从现在起,找到的所有食物,无论是一只兔子还是一颗野果,都必须上交,统一分配!伤员优先,体力消耗大的优先!”

“第二!任何人,不准私藏食物!不管他是谁,让我发现,第一次饿他一天,第二次,就别怪老子的枪子儿不认人!”

“第三!”李云昭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,“任何人,不准放弃任何一个弟兄!只要他还活着,我们就得把他扛着走!除非他死了!”

“记住,我们是军队,不是野兽!这是我们的底线!”

一番话,掷地有声。战壕里,再没人说话,只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。

就在这时,一阵微弱的呻吟声,从不远处的山涧里传来。

“警戒!”李云昭立刻打了个手势。

王大山带着两个士兵,猫着腰,小心翼翼地摸了过去。片刻之后,他们回来了,还架着一个人。

那是一个年轻人,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,衣衫褴褛,浑身是伤,已经饿得脱了相,进气多出气少。

是个流民。

王大山的眉头皱了起来,他看向李云昭,意思很明显——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。

李云昭没有犹豫,他走到那个奄奄一息的年轻人身边,将自己那份还没吃的饼干,用水泡软了,一点一点地,亲自喂进了他的嘴里。

王大山看着这一幕,张了张嘴,最终什么也没说,只是默默地将头扭到了一边。

半个小时后,那个年轻人悠悠转醒。

他叫石根,是附近村子的长工农户。日军扫荡,全村人都被杀了,只有他侥幸逃进了山里。

石根苏醒后,对李云昭等人千恩万谢。当他得知这支军队正在为食物发愁时,他那张蜡黄的脸上,第一次露出了朴实的笑容。

“长官,你们要是信得过我,”他指了指周围的大山,眼神里充满了自信,“我从小就在这山里长大,哪座山有能吃的葛根,哪个坡的蕨菜最嫩,哪个山洞里可能有野物,我闭着眼睛都摸得到!”

说着,他不顾自己还没恢复的身体,就地取材,用一种不起眼的藤蔓,三两下就编好了一个简易的捕兽索套。

“这叫青藤,结实。拿来做陷阱,套兔子、套山鸡,一抓一个准。”

李云昭看着他,又看了看自己那些还在为下一顿发愁的兵。他知道,他无意中,捡到了一个能让这支队伍活下去的“宝贝”。

在石根的带领下,奇迹发生了。

他们找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块茎,虽然味道苦涩,但淀粉十足,能顶饿。他们采摘了大量的蕨菜,用开水焯过后,苦味尽去。石根甚至还带领他们,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,掏出了一窝冬眠的竹鼠。

当天晚上,篝火旁,烤肉的香气第一次在这支绝望的队伍里弥漫开来。

断粮的危机,迎刃而解。

石根一边啃着竹鼠腿,一边听着王大山他们唾沫横飞地吹嘘之前如何在阵地上打鬼子、炸坦克。

当听到“鬼子”两个字时,石根的眼睛瞬间就红了。他想起了自己惨死的父母妻儿,想起了被付之一炬的村庄。

他“噗通”一声,再次跪在了李云昭面前,这一次,不是为了求生,而是为了复仇。

“长官!求求你,收下我吧!”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,额头撞在坚硬的岩石上,“我烂命一条,什么都不会,就会在这山里找食、认路!只要能让我跟着你们,亲手杀一个鬼子给我家人报仇,我给你们当牛做马都行!”

李云昭看着这个双眼燃烧着仇恨火焰的年轻人,沉默了片刻。

他亲自将石根扶起,从旁边拿起一支保养得很好的中正式步枪,郑重地交到了他的手中。

“从今天起,你就是我一连的兵。”

石根接过那支冰冷沉重的步枪,泪如雨下。

队伍的温饱问题,暂时解决了,还增加了一位关键的“向导”与“生存专家”。

但李云昭的心,却并未放下。他看着那几个依旧在发着高烧、伤口开始流脓的伤员,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。

食物,能救活饿死的人。

但救不了,被病痛和感染折磨的伤员。

他们,急需真正的药品。

就在这时,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。石根带着他们,找到了一个可以避雨的破败山神庙。

刚一进门,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
只见神像的角落里,同样坐着一个正在避雨的中年人。他戴着一副西式圆框眼镜,穿着一身在这个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的灰色西装,身边,还放着一个半旧的西式医疗箱。

他抬起头,看到李云昭这群衣衫褴褛、杀气腾腾的“兵匪”,眼神瞬间变得警惕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