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

只是尚可?顾青愣了一下,但听出他声音里的虚弱,连忙问:“裴先生,您怎么了?”

“无妨,凝神显化,耗费些魂力罢了。”裴月生淡淡道,“你既已入门,日后更需勤勉,莫要懈怠。”

“是,我明白。”顾青用力点头,心中充满了感激,“谢谢您,裴先生。”

“谢?”裴月生轻笑一声,那笑声里却听不出多少喜悦,反而带着一种深沉的、令人捉摸不透的意味,“路还长着呢。小友,你可知,这《牡丹亭》真正的精髓,远非今日你所展现的这些……”

他顿了顿,声音变得幽远起来,仿佛透过戏箱,看向了某个遥不可及的时空。

“裴某这里,还有一曲……真正的《秘本牡丹亭》。”

“秘本?”顾青的心跳漏了一半拍。

昆曲传承数百年,版本繁多,但能被裴月生这样的人称为“秘本”,且冠以“真正”二字的,绝非寻常之物。她从未在任何文献或老师的口中听说过《秘本牡丹亭》。

“不错。”裴月生的声音带着一种追忆的悠远,“此本乃裴某早年机缘巧合所得,与现今流传的版本颇有不同,其中精妙处……呵呵,匪夷所思。若你能习得,莫说这小小学院,便是放眼整个曲坛,也难觅抗手。”

他的话语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力。放眼整个曲坛,也难觅抗手……这对于一个渴望在艺术上登堂入室的年轻学子来说,是致命的吸引。但顾青并没有被冲昏头脑,这几日的相处,让她隐隐感觉到,这位裴大师的精魂,似乎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超然物外,仅仅是为了传承艺术。

他偶尔流露出的急切,他对“秘本”的提及,都带着某种目的性。

“裴先生,”她斟酌着词句,“这秘本……为何从未见记载?它……有什么特别之处吗?”

戏箱里沉默了一瞬,随即裴月生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:“小友是不信裴某?”

“不,不是不信。”顾青连忙解释,“我只是……好奇。”

“好奇乃求知之始,然过犹不及。”裴月生的语气缓和了些,却依旧带着疏离,“此本牵扯甚多,非三言两语可说清。你只需知道,此乃裴某毕生心血所系,若能重现于世,于昆曲而言,不啻为一场新生。你……可愿学?”

他的话语巧妙地将顾青的疑虑引向了艺术传承的高度,让她一时无法再追问。拒绝吗?她舍不得这千载难逢的机会。接受吗?心头那点不安又挥之不去。

最终,对昆曲艺术本身的渴望压倒了一切。

“我……愿学。”她听到自己说。

“很好。”裴月生的声音里透出一丝满意,“不过,欲习秘本,需先明其源流。你且去查查,这戏箱究竟从何而来。‘物归原主’……呵呵,裴某也很想知道,这‘主’,究竟是何人。”

这正合顾青之意。她早就想弄清楚这匿名捐赠者的身份了。

接下来的几天,她利用课余时间,开始追查戏箱的来源。快递单信息模糊,她只能从派送点入手,几经周折,才找到那家位于老城区的快递驿站。老板娘对那个破旧戏箱倒是有点印象。

“哦,那个木头盒子啊?记得记得,是个老人家拿来寄的,看着得有七八十岁了,穿得挺朴素,话不多,付的现金。”